APP下载

浅谈声乐作品的处理与演唱

2017-05-30王爽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声乐作品演唱风格

摘要:声乐演唱需要演唱者对音乐作品进行准确的解释和体会,使演唱者 自身能够通过其歌声,对音乐作品进行完美的展现。声乐是人声的艺术,是最能贴近人类自然的表达形式。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歌唱技巧,而忽略了演唱中的表演。艺术歌曲具有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婉转性、情感的真挚性以及音乐形象的独特生动性等风格特点,应该在了解艺术歌曲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演唱处理方案,除了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外,还要深入分析作品。同时,还要尽力融入作品,展开想象、进入角色、把握好度;对作品还要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烂熟于心,并且要内化为内在的艺术素质,这样才能使艺术歌曲的演唱富有表现力。

关键词:声乐作品;风格;处理;演唱

一、内心情感在作品中的运用

声乐演唱必然要贯穿情感,通过对艺术歌曲歌词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作品的主题思想,准确把握演唱时的情感基调,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艺术歌曲意境,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歌唱艺术不是塑造生活中触手可得的实体形象,也不是通过科学试验或说明概念来表情达意,而是通过独特的音乐元素,借助声音技巧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以此引发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1)要展开场景想象。场景想象即想象作品描述的场景,并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设身处地的感受。如由刘麟填词.王志信作曲的艺术歌曲《昭君出塞》就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这首歌曲的歌词写得精炼.旋律凌婉壮丽、荡气回肠。把王昭君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弱女子为了国家的和平民族的安宁远嫁异族的和亲壮举刻画褥栩栩如生.催人泪下。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才貌双全,为民族团结而作出重大贡献的女英雄形象。

(2)要进入角色。艺术歌曲的表演和其他表演创作一样,始于想象,从阅读作品、熟悉角色开始,演唱者都需要进行艺术想象,以便最终进入角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就具有浓郁的蒙族民歌辽阔、抒情、悠扬的特点。在演唱这首歌曲时,首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蒙族民歌的特点,同时老师对该民族某些典型的地區性或民族性音乐风格或特点给我做了详细的讲解。引导我们想象一望无际的大草 原,绿浪碧波,牛羊成群的美丽景色,这样就容易使我唱出歌曲的风格。演唱者不仅要完美的运用发音,更要有令人沉醉的情感抒发。

(3)要把握好作品高潮的处理。歌曲作品一般因篇幅较小而容量有限,但同样有可能存在着情绪的起伏和变化。在有些歌曲,特别是创作歌曲中,作者为了使主题更为突出,安排了一个情绪的最高点,即“高潮”,它通常都安放在全曲后部或結尾。高潮是歌曲情绪最集中、最具表现力的重点,在演唱时处理高潮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在声音力度 上给高潮的出现留出充分的余地以突出高潮。在演唱艺术歌曲过程中,要让几个音乐符号去让观众感动,让观众明白作品所表现的内涵,是离不开演唱者对音乐形象的塑造的。例如:贺绿汀的《嘉陵江上》这首歌高潮前的“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到“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一句比一句的感情表达强烈,每一句尾处感情延留虽然是强的,但语势和感情先现要求时,下句先现只能利用休止和气口,不能侵入上句句尾。

二、要反复锤炼作品

要演唱好艺术歌曲,需通过不断的“打磨”过程,找到最佳的艺术感觉。 表演在演唱中的正确发挥,表演可以促进艺术想象的完成。艺术想象力是艺术创造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功能,它始终和形象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在声乐演唱中,表演可以促进艺术想象的完成。演唱者对声乐作品内在形象思维的想象必须通过表演来实现。表演诱发想象力,想象力推动表演,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表演者通过艺术想象力的功能,依据作品提供的想象材料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积累进行表演。让自己在想象的环境中生活,在这种状态中表演者通过自己真实的体验获得真实情感,从而把作品完美的表现出来,可以促进声情并茂。演唱技巧在声乐作品中的运用 歌曲演唱的技术性处理在演唱中也很重要。所谓“技术性处理”主要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演唱时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各音色的变化对比以更好地取得作品所期望的艺术效果。速度就是乐曲进行的快慢。不同的音乐形象、风格往往与适当的速度相配合。速度加快可以使情绪趋向热烈、紧张,反过来速度放慢可以产生松驰、缓解的感觉。速度对表现不同的意境、表达人的复杂感情具有重要的意义。速度的划分较细,多数歌曲都标明了速度的要求。力度也称强弱,它是音乐表现的物质基础。在音乐表现中,声音力度的强弱和音乐意境、反映的自然现象、人的思想感情有关,那麽处理歌曲时,就应顺其自然的艺术规律,恰如其分地运用声音的力度来表现。声音的力度变化,在歌曲演唱中有很强的表现力。在歌曲处理时,必须做到自然、合理。 音色指声音的色彩。对歌曲音色的处理,既是表现歌曲感情的需要,又是音乐表现的需要。不同音色的运用可以产生不同角色的感情色彩。人类语音音色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歌曲艺术的表现上具有特殊的魅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歌唱音色表现情感的这一特性,恰如其分地进行音色处理,使歌曲演唱更富于艺术感染力。不同速度、力度和音色的运用常常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结合互为补充的,与旋律、节奏等其它音乐因素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而组成有思想内容的乐曲。处理 歌曲作品,首先应从歌曲内容出发,使音乐处理同歌词内容的表现紧密结合,做到处理贴切、恰如其分使其为歌曲表现的情感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马俊芳.树立原作意识,寻求声乐演唱的最佳途径.音乐研究,2007,(2).

[2]卓非亚·丽莎.音乐美学问题.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

王爽(1994-),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声乐表演。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声乐作品演唱风格
浅析文化艺术修养对声乐作品创新的重要性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教学略见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