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剧 《悲惨世界》 的演唱技巧与艺术特色

2017-05-30杨雪姣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悲惨世界演唱技巧艺术特色

摘要:著名音乐剧《悲惨世界》是史诗派音乐剧创作的典型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并且久久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这是一部源于史诗的音乐剧,而且于 1985 年被改编为英文版登上了伦敦舞台,赢得了全世界亿万观众的赞赏和好评。凡是观看《悲惨世界》的观众,可能都会有同一种感受,这就是其曲目能够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够哼唱出来。 音乐剧《悲惨世界》之所以能够如此出色和成功,这与它的创作手段、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等有着莫大的关系。 本文重点分析的是《悲惨世界》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悲惨世界》,并且感受其音乐情感,更好地走进音乐剧的世界。

关键词:音乐剧;悲惨世界;演唱技巧;艺术特色

一、《悲惨世界》 的创作和艺术特色

关于 《悲惨世界》 ,它首先遵循歌剧的剧本结构,其次还遵循歌剧的音乐结构,也就是在 “音乐动机——主题” 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出全剧的音乐,使音乐的结构更加完整。 《悲惨世界》 的音乐动机分为三部分:

一是 “心灵的搏斗、 两难境地的抉择” ,主要出现在冉阿让和沙威的独唱曲目中,表现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如"Who am I”“Stars” 等。 二是 “孤独、 分离、 爱情” ,以这一音乐主题发展出的曲目有芳汀的 “I dreamed a dread” ,小珂塞特的 “Castle On a cloud",爱潘妮的 “0n my own”“A little fall of rain” ,冉阿让的 “Bring him home” ,马吕斯的 "Fmpty chairsat empty tables” ,以及众人的 “One day more” 等。三是表现“苦难、 劳作、 斗争” 的音乐主题,如 “At the end of the day”“Master of the house”“Do you here the people sing “等。上面所說的三个 “音乐动机——主题” 贯穿和发展全剧的音乐,目的是使 《悲惨世界》 的音乐结构更加严谨和完整。 《悲惨世界》 本来是一部戏剧,编导将音乐的元素注入到此剧中,使此剧的结构音乐化,从而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起到了传达情感的作用。此外, “音乐动机——主题” 旋律在剧中多次重复出现,其鲜明的形象起到了标志的作用,这样能够加深观众对剧情的印象,也能够更好地记忆曲目旋律。

二、 “我曾有梦” 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

音乐剧 《悲惨世界》 的第一幕就是 “我曾有梦” ,这一幕是由女工芳汀演唱的,其演唱情感是悲伤的,这段曲目的音乐是简单的,其旋律优美动听。 在演唱开始的时候,曲调简单而委婉,旋律优美动听,随着曲调的转变,悲哀的情感便逐渐表现出来,旋律发展,使音乐情节达到高潮,将芳汀内心的无奈和挣扎都表达出来。要想把这段曲目演唱好,要求演唱者具有宽广的音域,爆发力也比较强,情感丰富,表现力强。为了将 “我曾有梦” 这一段曲目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演唱者必须对其进行艺术处理,首先要把握好曲目的语气、 音色和力度等,这次才能使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 我们知道,这一曲目的情感基调是悲伤和失望的,而该感情基调是源于诗歌,也就是歌词,因此演唱者必须首先对该歌词进行深入地理解和研究,了解其内涵,这样才能运用正确的语气、 音色和力度,才能将曲目演唱得优美,才能将悲哀的情感顺利地表达出来。

三、 “繁星” 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

“繁星” 该段曲目的演唱者是沙威,其曲目旋律简洁而有力,要表达的是正义之感,从而塑造出沙威勇敢而正义的舞台形象。处理 “繁星” 这一段,也是首先要把握好曲目的演唱语气、 音色和力度等,从而做好情感表达。 在曲目语调的处理上,首先要做好吐字和咬字清晰有力,这样才能将那种正义之气表达出来。当把握好了咬字和吐字之后,还要根据歌词和音乐来把握语调的色彩,一开始的语调是坚定有力的,而随着歌曲的发展,到了最后出现了最高音,也就是主调的调式主音,这样才能将沙威的坚定和正义之气表达出来,使曲目达到高潮。 关于曲目的音色运用,由于演唱者是男性,而且沙威是男中音,其嗓音浑厚而结实,在咏叹 “繁星” 的时候,它的情绪是激动的,其情感是层层递进的,逐渐走向高潮。 但是整首曲目,沙威都保持着冷静和坚定的情感,他是充满力量而自信的。

四、 “带他回家” 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

“带他回家” 仍然是一段以咏叹为基调的曲目,其曲目演唱的速度缓慢,演唱节奏自由,曲调旋律优美,感情复杂而真挚,是由冉· 阿让演唱的。这段曲目以高音为主,但是要求演唱者不能用大音量来演唱,也就是要求演唱者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如运用假音进行演唱,而且要把握好气息,才能将此曲目演唱得动人。 这是一段情调情感的曲目,因此演唱者首先要理解歌词,根据歌词来发音,只有深入体会歌词的意思,才能把握歌曲的思想情感,才能成功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主题。

《悲惨世界》 是一部完美的音乐剧,它包括 “我曾有梦”“繁星”“带他回家”“人去楼空” 等曲目,而在这里,笔者只是简单分析了 “我曾有梦”“繁星”“带他回家” 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总的来说,無论是哪一段曲目的演唱,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把握歌词,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从歌词来体会其情感,这样才能把握好演唱音色、 音调和力度,才有可能实现情感表达,塑造形象,揭示主题。

参考文献

1.刘维婷.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曲特点与演出风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肖航芳.音乐剧《悲惨世界》经典唱段的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高莉莉.音乐剧《悲惨世界》中音乐的戏剧性因素分析[D].西南大学,2012

杨雪姣(1991-),女,汉,山东聊城,艺术硕士,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声乐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悲惨世界演唱技巧艺术特色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试析音乐剧《悲惨世界》中音乐的戏剧性因素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悲惨世界》:坚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