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筝曲《风?雨》的作品分析

2017-05-30赵镇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作品分析创作背景

赵镇

摘 要:本文对作品结构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亲身演奏从技巧和情感把握两方面入手,目的是能够更好的掌握技术上的特点,演奏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小细节和情感上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乐曲。

关键词 三木稔: 创作背景: 作品分析

一、《白色风的下面》作品分析

乐曲大致分为三个部分:A部分为呈示部,其中又分上下两片,这两个部分结构是基本一致的,第一小节的五组音为主题动机,并且是使用了一个短小的主题动机进行不停地反复,旋律十分简短而干净,使用了强弱的标记体现出相同乐句中的不同情感。

从第8小节开始,乐曲中出现了连续的小搓上行旋律的进行,旋律由弱到强,在第9小节又减弱到尾音,第9小节左手有一个4度低音和弦的加入,这样的和弦进行加厚了声部,使听觉上更加浑厚,和前面轻柔的旋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小节结束的时候运用了一个2分音符长音结尾,尾音上有一个延长线,这是日本筝的一种记法:突按,所以我们在演奏时要用左手在筝码的左侧对应的音区按弦,左手从上向下突然按弦作出的余韵。利用了2分音符长音有余韵的时候进行突按,效果十分明显,在安静的情况下,充分集中注意倾听余韵时,韵律十足,别有风情。

然后从23小节开始就进入了展开部,中部也就是展开部,是一个十分简短的部分,一共只有四个小节,但是依旧还是以主题动机为原型,然后对其加以展开发展,使乐曲的结构产生一定变化,突出了展开部展开发展的特性。

曲谱23小节上标记说明了展开部的速度是自由的,可以根据演奏者对曲子的理解成都自己处理音乐的感觉,在结构上面,改变了乐句的节奏型,运用了连续不间断的三连音,串起了整段的旋律进行,从前面的简约短小发展成后来的连续上下行。使旋律的流动性增强,整段乐曲给人以自由,随意的感觉,在演奏的时候要讓人有风的流畅和自由的感觉。

最后乐曲进入到再现部,但是这不是一个完全再现,再现部还是以主题动机为主的,运用了变奏的手法,改变了节奏的速度,力度,加快了旋律的进行,对每个短乐句中结束音进行加强反复,在加强重音的时候运用了半音按弦的技巧,这一技法在谱面标记上使用的是按半音用 ↑ ,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动力性的再现的呈现效果。整体上体现出风的时而柔和,时而坚定。表达出一种飘渺的,虚实相结合的音乐感觉。

最后,在41小节开始已经进入结束句,整首乐曲演奏完毕,但是最后的地方又多出两行的旋律。这是个自由的,没有明显节奏的一个乐句,由于两首乐曲的定弦不一样,为了这两首作品能够放在一起进行完整的演奏,作曲家才写了一段无拍子的音乐,方便曲子的進行。演奏时可以在右手弹奏时左手进行移码,从而完成两首曲子的衔接。

二、《雨潇潇》作品分析

这首作品是一个,有完整的结构的一个复三部曲式,这是一个由六个部分组成的乐曲。有引子,连接,和尾声的完整的三部曲式。乐曲的引子就是主要的动机句,第一个短句之后又高八度进行反复一次,这是一个四度+二度所产生的主动机,在演奏时,第一组音要加强力度,果断干脆,就像暴风雨之前的轰轰雷声,更像勇往直前的决定。

对引子动机进行发展,形成第一个发展动机,然后从第一句开始就进入呈示部的部分,然后就一直保持一定的速度进行演奏,呈示部运用了变奏技巧,对每个乐句加以改变,构成乐段反复进行,然后形成了一个有再现的单三。

展开部是一个有再现的单三五部曲式,在原有动机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元素,这使乐曲更具有展开性。不同的旋律线条,音色和音量,节奏的变化更利于演奏者情感的释放。在这段乐曲中,三木稔频繁的运用了按弦技巧。全音,半音的反复运用使大小二度在作品中形成主要的旋律风格,这种音程关系表现出了一种不安定感觉,营造出一种变幻莫测的氛围,也使得乐曲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的风格。

乐曲的连接部是以慢板的形式出现的,这是本曲的第二个发展动机,再一次的变化发展是以长音摇指的演奏方式表现出来的,这种表现手法更凸显了主题动机的旋律,慢板的进入让《雨潇潇》这首从开始就快速进入的乐曲有了停顿感,让演奏者做好调整,让听众放松了一直紧张的情绪,也为了下一段更加强烈的音乐的来袭做好准备。第二个发展动机和开头的第一个发展动机相互呼应,有承上的作用。

连接句之后,乐曲就进入了再现的部分,再现段则在E乐段又引入新材料,进行变化和组合,运用了半音阶上下行的旋律进行,充实了乐曲的内容,使得七声调式能够更好的运用在乐曲中。

主题动机变化发展,提高音区、加强演奏力度、加厚伴奏织体,节奏自由,具有总结全曲的意义。整首乐曲的呈示部开头,链接句,尾声三者都以引子的动机句为原型发展再现而来,使整首曲子首尾呼应,承上启下,虽然这首作品结构复杂,篇幅长,但因为作曲家巧妙的运用,使整首乐曲能够相互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不停地主题动机的出现使乐曲能紧扣主题。

《风·雨》这两首作品比较能够表达三木稔先生在日本筝的改革,作曲等各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两首筝曲在结构上都是以西方经典的复三部曲式为框架来构成的,在基本趋势结构上再加以变化发展,但在其中又运用到了东方常用的变奏手法加以创作。乐曲在音律,音调及演奏手法,方式上具有浓厚的日本民族传统音乐得风格。可以说,这两首筝曲是以日本传统乐为基准,并且融合了西方文化重新创作的产物。是两首十分具有现代艺术感觉的筝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日]三木稔.三木稔古筝作品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 [日]三木稔.王燕樵,龚林译.日本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4] 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 张前.中日音乐交流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6] 罗忠镕.现代音乐欣赏辞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作品分析创作背景
论述《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及情感的处理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
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