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第一首交响乐

2017-05-30周钊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怀旧黄自创作风格

摘要:交响音乐被公认是测定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高度的座标之一,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样式,交响音乐直到“五四力前后才传入我国。黄自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留学美国欧柏林学院与耶鲁大学,师承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大卫·斯坦利·史密斯教授,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正统音乐教育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管弦乐《怀旧》》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管弦乐作品,是黄自1929年为悼念其女友胡永馥而作。

关键词:交响乐;黄自;《怀旧》;创作风格

一、管弦乐序曲《怀旧》的简单介绍

管弦乐序曲《怀旧》的音乐创作风格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交汇的风格。 体裁上为音乐会序曲,是一种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流行的交响曲题材,属于标题性音乐。主部主题~~叹息、倾诉的音调,可以理解为是黄自对于胡永馥的怀念的情绪,贯穿于全曲的各个部分,是全曲前进的动力之一。配器上的运用也是属于古典浪漫时期手法,本曲为双管四圆号,三长号,两小号,一大号的配置,这是一种成熟于浪漫派“成熟期”以及后期的固定编制形式。

二、对管弦乐序曲《怀旧》的分析

《怀旧》为奏鸣曲式,曲式结构严谨,调性明确。

引子:1~~20;是一个“呈示—展开—再现的三部性结构,它确定了全曲的叙述方法,提示了全曲的总的氛围,也孕.育了全曲的主要形象,因此很富于概括力。

开始由低音弦乐奏出一个很有表情的缓慢乐句,苍凉肃穆,带有沉思的性格,给人以“不堪回首月明中”之感。接着,衍化出中提琴上的叹息音调,又扩展为双簧管上如泣如訴的旋律,音乐变得激动起来。当感情的浪花溅起又落下以后,开始的缓慢乐句以紧缩的形式在大提琴上再现。这时定音鼓的滚奏声象骤雨过后消逝在远方的郁雷,隐约可闻地响起,复归于静寂。于是呈示部便开始了。

呈示部:21~~130;主部主题:21~46;副部主题:47~80;副部第二主题:81~~104;结尾:105~~120。首先由小提琴在g小调上奏出第一主题,它脱胎于引子中的叹息音调并逐渐转化为热情的倾诉。当音乐推进到高潮时,紧接着在降E大调上以对置的方式出现了牧歌风格的第二主题: 它明彻宁静,气息悠长,富于田园般的诗情画意,似是某种自然景色所勾起的对于美好的爱情生活的回忆。由于回首往事而激发的热情的高涨,为副部的出现作了准备。

副部在降B大调上,是舒展如歌的爱情主题; 它的音调素材来自主部第二主题,但更偏重于心理刻划,因而更内在深刻,也更缠绵动人。在结束部,木管和圆号吹出了一个圣咏风格的主题: 纯净而庄重,使人想起送葬的行列和宗教的仪式。

展开部:(121~~216);展开第一主题后段:131~~168;过渡句:170~~174;展开第一主题前段:175~~216;展开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部材料的紧张展开,激动和不安的情绪有如浪潮般汹涌,不可遏制。在这里,叹息和疑问变成了抗议和挣扎,并且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击力,从而推向了展开部的第一个悲剧性的高潮。在高潮的顶点上,第二阶段开始了。

这是展开部的“重头戏,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小号和长号吹出副部开始的四个音,但形象起了质的变化,由舒展如歌、一往情深变成威严有力、咄咄逼人:似乎象征粉无法抗拒的命运的力。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以同样的音调为基础所构成的旋律,由长笛和单簧管吹出,有如舞曲般轻盈雅致,似乎是无端被死神夺走的爱情在记忆中的复现:两者的音调来源相同,形象意义却迥异。于是现实的存在和心灵的幻影便形成尖锐的对立,给人以抚今追昔、倍添凄凉之感。

第二层次还是两者的交递,但更加妩媚,随着一声铜钹的颤吟,进入了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是全曲悲剧性的总高潮。全部铜管发出撕裂人心的惨号,与此同时,原来有如舞曲般轻盈雅致的旋律由全部木管和弦乐用最强音奏出,变得特别激动和不安,有如绝望的挣扎。面对着命运和死亡,温馨的回忆只不过是破碎的旧梦,再也难圆了。

再现部:217~303再现部使感情得到净化和升华,然后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就是全曲的尾声。

尾声: 304~~339尾声仍来源于引子开始的缓慢乐句,但换成了G大调,移到了高音区,气息更为宽广:

阴霾的气氛至此一扫而空,变得豁然开朗。独奏小提琴和中提琴一唱三叹地反复应和着,表现出不绝如缕的绵绵思念。沉痛的悼念转化为深情的向往:“但教心似金锢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总之,尽管这部作品是黄自留美期间所作,属于习作的性质,难免带有某些模仿的痕迹,而且在风格上也缺乏本民族的特质,但是却不失为至情之作;同时黄自的创作特征—在这部作品中也可见端倪。《怀旧,不仅是中国第一首交响音乐创作,而且粼葱也是第一首在国外首演并获得好评的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当年上海音专的学生丁善德在回忆聆听这场音乐会的感受时说:“虽然时光已流逝了半个多世纪、但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在我的脑际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那些平日瞧不起中国人的外国乐师们,这时都专注而虔诚地演奏着,完全被这个中国人的作品折服了。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深深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虽然当时在那广裹而贫穷的中国土地上,这乐声是微弱的,但它却显示了中国人是有才能和智慧的。中国不仅有灿烂的古代文化,还将创造出光采夺目的新文化。”的确,《怀旧,的乐声虽然微弱,但它显示了中国人的才能和智慧,长了一向被洋人瞧不起的中国人的志气,从而鼓舞了中国音乐家创造新文化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怀念黄自[J]. 汪颐年. 人民音乐. 1985(04)

[2]揭开交响音乐神秘面纱[J]. 陈泓茹.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06)

[3]黄自的音乐[J]. 赵元任. 中国音乐. 1987(03)

[4]中国交響乐探究[J]. 崔旭.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5]黄自作品研究[J]. 王震亚. 音乐艺术. 1992(03)

周钊(1993-),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学,研究方向为声乐。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怀旧黄自创作风格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中国书吧设计的走向与思考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虚与实的倒影
老月饼的“怀旧”况味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千古文章未尽才——黄自对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