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

2017-05-30蔡博成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策略

蔡博成

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高校专业,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在进行文化品读时,语言的应用与意境的揣摩,都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因此,注重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具有重要的工具作用。本文首先闡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然后介绍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希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应用意境;策略

一、汉语言文学在语言应用及意境分析方面的特点

(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对汉语言文学学习可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从容的与人交流沟通,进行理性的思维,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品读也会提高。具备了这些综合能力,对汉语言的应用及语境的拿捏会更加准确到位,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二)具有明显的交际性。语言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交流工具,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情感表达机会,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语言锻炼机会。语言表达机会被人们及时抓住,并赋予真情实感,那么,语言的应用及意境分析自然而然得到了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就会被更多人所体会,被更多人所认同。此外,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还能有效改善了很多人的自卑心理,促使他们从容的与人对话交流,这也是语言应用的良好结果。

(三)具有平实的生活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然而说道最后,这种理论知识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最终要通过人们的生活性语言解决问题,指导与实践。因此,深厚的理论知识只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语言的适时应用及意境的准确分析,还需要借助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景。因此,汉语言文学在语言中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在于灵活的运用。

二、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应用

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之中占有主要位置,汉语言的学习目的就是进行语言应用,在现在的社会中语言的应用越来越多,无论是在人际交和还是在报告文件之中,这些有声的和无声的都是语言应用的重要体现,下而简单介绍语言在汉语言中的主要應用。

(一)用于人际交往中。在现代社会这个庞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人际交往能力便是现在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能力。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员交流也日渐增多,但是在现代社会之中我国因为应试化教育培养的人才只能够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缺乏这种人际交往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语言的培养和学习,才能够锻炼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之中,人际交往能力极为重要,只有加强人际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现代的社会之中站稳脚跟。

(二)用于文学的理解。理解能力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也非常重要,语言对文学的理解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在这方而尤其可以提升现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对文学中的文字进行研究,理解文学内容不单单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培养他们对文学更深含义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这对学生们以后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写作能力。写作语言的静态的应用,但这种能力并不是表现在平日里,而是在笔和纸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之中也极为重要,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都少不了对写作能力的应用,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应用在这方而表现得非常突出,而且应用也是极为广泛,语言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人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

三、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

(一)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语言的生命在于灵活准确的应用。否则,语言就只能以静止的状态存在。只有赋予语言强大的生命力,它才能散发耀眼光芒。因此,语言的应用才有了语言的意境。语文知识素养的形成与强化就得益于此。比如,我们经常说“风景秀丽”,但是如果说成“风景艳丽”,就会觉得很无语,因为用“艳丽”形容风景,总是会感觉不妥当,尽管“秀丽”与“艳丽”是一对近义词,但用法却有差别。可见,语言的应用直接影响了意境,说“风景秀丽”,我们很快就会在大脑中想象出其所传达出的意境,如果说“风景艳丽”,我们很难找到感觉,很难找到想象的突破口。

(二)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当今社会,人们除了需要语言交流,还需要借助安静、舒适的文学阅读来提高修养。所以,在品读了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需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了解,还要对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的了解,但如果不了解汉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意境,就不能安心阅读,也不可能完全理解文学作品中极尽深刻而优美的语言,必须深入体会汉语言所描绘的意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所以在学习了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文学鉴赏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观也会更加准确和健康。

四、提升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能力的策略。

强化学生的朗读训练,夯实能力培养的基础。对文章内容进行多次阅读,文章的立体、主体、中心思想就会逐渐被学生体会出来。因此,朗读在语言应用及意境分析方面,存在着更为广阔的前景。通过有效的朗读训练,学生可以在出声阅读的过程中,用心去体会字、词、句的用意,从而根据自己所体会到的用意来勾勒段落乃至通篇文章的所要表达意境。最终,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基调,易于对文章的领会,从而使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及意境分析能力得到强化。比如在阅读朱自清的名篇《春》时,学生要找到轻柔缓慢的感觉,要读出春天带给人们的希望。这样,文章才能更加迷人,更加吸引学生。

总结

语言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传承的重要工具,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汉语言学习精神财富正在弱化的今天,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文化精髓所在,强化学生对汉语言及其意境的运用能力,使其能够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胡志杰.语言的意境.读写算,2014,6(06):90.

[2]邵秀樱.浑沦之美与言外之意—中国语言的艺术魅力。长白学刊,1992,03(01):108-109.

[3]宋玉朝,孙春青.汉语言又学.唐山{)币范学院学报,2010 ( 01 ) .

[4]朱珊,论学习汉语言文章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2 (15): 23-24.

(作者单位:武警广州指挥学院)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语言策略
语言是刀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我有我语言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