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张先词中“影”的意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017-05-30李玉洁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抒情

李玉洁

摘要:张先词作中影的意象尤其多,并且涉及到各种事物的影,在写作的艺术技巧上他使自己描摹的物态和自己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丰富了词作的表达,并且使词境得到扩大,不论是他的写作技巧还是他在对“影”的描摹中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都对后世词的地位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影 抒情 词境 艺术技巧

张先,世称“张三影”,一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成为千古绝唱,其有关“影”的词作一共有三十首,涉及花影、水影、棹影、无影、人影、秋千影、火影、风影、旗影、风乌影、天影、月影、灯影。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词论》中评价张先:“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清代词论家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的序论中評价他:“子野清出处,生脆处,味极隽永。只是偏才,无大起落”。 清代陈延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才对张先的词有较高的评价:“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可见,张先是一位最具有过渡阶段特点的人物,他的桥梁地位造就了他独特的词风、意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先《青门引》中“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夜晚被风声惊醒,月光融融,物影寂寂,带着音乐沉寂,不易被察觉的伤感。《天仙子》中“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韵致高绝,一个“弄”字传神的表现出月下花影的活泼与生机。还有其《木兰花》中:“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苑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华过无影。”词人既爱游春的热闹之景,又喜爱月夜的幽静,情趣可谓雅俗并赏。在极静之中,月照絮飞,深得大自然生生不已的情趣,使词作有种朦胧的美感。

张先关于“影”的词作还有很多,他的词作锤字炼句,语言精工,能够生动传神的表现出物态的优美。在意境方面,清新淡雅,意境悠远,给人一种意生言外之感,营造出一种气韵生动的意境。而在情感的表达方面,词作追求的是一种含蓄之美,王国维所说的“词之为体,要眇宜修”,指的就是词要丸曲,微妙,深隐。他在这方面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

张先对作词意境的贡献,首先他使词境扩大,题材多样。张先作为士大夫阶层,他的词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相比宋之前民间词以及唐五代的文人词,多为艳词。多描写女性形态,以及闺怨情思,原因在于唐五代中的女性形象不同于历代史书中《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她们是相对于男性形象而存在的,没有家国天下的思想,占据她们生活的唯一便是对心爱男子的思念。以“男子作闺音”为题材的词因其写作范围狭小,必将得不到长期的发展,而张先等人便是打破这种垄断的关键人物,从张先的词来看,打破了女性恋情的垄断地位,男女恋情同时出现在词作中。除恋情之外的士大夫情感,如思乡、怀人等等主题出现在词作中。

第二是他使创作主题与抒情主题相结合。受古人诗庄词媚的影响,词大多吟咏于秦楼楚馆之地,而词作中的主人公,大多是词人站在风尘女子的角度所写的,大多为虚构或者传奇人物,因此人们不会将自己的切身经历写入词中人歌妓们吟唱,而张先却将自己的经历写入词作中,这种词作的娱乐功能几乎为零,抒情功能大大增强。如《一丛花令》当中的“不如桃李,犹解嫁东风。”感情失败的自嘲,完全是自己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一些在传统意义上属于在诗中表现的题材也渐渐出现在词作中,这样一来,词作的现实意义,抒情的功能就能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不仅仅提高了词的地位,也为词人们抒情,达意提供了一条途径,这种现象在苏轼的词作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第三点张先的词长于炼字炼意,比喻奇巧;刻意绘影,造境奇妙。如《翦牡丹》中“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木兰花》中的:“草樹争春红影乱。”等等。张先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技巧对所选取的意象加以锤炼,使影意象既在全篇突出,又突出了全篇,意象与词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唐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因而诗人或词人在创作中总是追求着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张先写影之词最大成就即在于通过写影以创造一种空灵含蓄、空濛澄静的意境。从物象到意象——略貌取神,寓情于影,作为自然之物,只是一种物象,但在张先词中因为熔铸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而成为一种形象与抽象高度融合的意象,存在于词境之中,物态精美,情感朦胧含蓄,可谓是空灵之笔。摹物写影,乃是取其神而略其貌,不写具体事物如何,略其事态、颜色、肌理,而写其精神,将自然事物进行艺术加工,融入主观的感情和心性,做到意与象交融。绘“影”如同国画写意一样,讲求“以意为主”

第四点便是采用小令作法,以入慢词。张先是北宋初期承前启后的过渡性词人,他以小令入慢词,创造一种新颖的慢词体制,在追求清丽淡雅的同时注重意境、情韵的塑造,在“含蓄”与“发越”处适得其中,在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张先所描绘的是最真、最淡的景物,却表达出最真实的情感。正是因为他追求“淡雅”,符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使得他在北宋多被人们所称赞。 张先以小令写慢词,既体现了小令韵致的长处,又展现慢词的曲中荡漾的美感。宋代文人创作以情韵为美,以平淡为美,以小令入慢词之法,避免柳永慢词俚俗的弊病,从而高度符合了文人的审美情趣,体现了张先在文化发展趋势上的适应力。张先清丽淡雅的风格直接影响了秦观、晏几道等人。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慢词的发展直到南宋的姜夔依然受到张先雅韵的影响。

参考资料:

【1】《张先的词》

【2】李雯琪 《再论张先“以小令入慢词”》

【3】《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4】《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5】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7】《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8】陈延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9】李清照《词论》

【10】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抒情
点赞中国为抒情女高音而作
抒情的抽象——莉亚·尼克尔作品欣赏
春 日
相伴五星红旗
会抒情的灰绿
抒情和说理,“宗唐”和“宗宋”
简论抒情体
借物抒情
约会
对一只母豹抒情(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