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探究其音乐美学思想

2017-05-30马超群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琵琶行白居易

摘 要:诗歌和音乐,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被称为姐妹艺术。在表现音乐美的作品之林中,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说是出类拔萃的。这一名篇,千百年来,有口皆碑,令人百读不厌。今天,我们不妨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结合白居易关于音乐的理论和实践,来进一步认识和评价这一名篇所反映的音乐美及其有关问题。

关键词:白居易;《琵琶行》;音乐美学思想

一、白居易的生平及创作

(1)生平。白居易是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现存的诗近三千首,在诗歌理论方而,白居易主张反映现实,他的诗作大多抨击当时的腐败政治,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贫困生活和悲惨遭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白居易在艺术上是一位勇敢的革新家,他与元镇等提倡的“新乐府运动”,是唐代诗歌创作中一场很具影響的革新运动,他还写下了《新乐府》五十首,代表了新乐府运动的最高成就。白居易的诗作形象鲜明、通俗易懂、自然流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少诗歌还具有民歌风味,很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欢迎。白居易同时又是一位精通音律的大诗人。在白居易众多音乐诗中,还隐藏着许多音乐关学观点,大都散落于白居易的音乐诗和《策林》中,现就其音乐生活及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论述。

(2)音乐创作。①《琵琶行》。 《琵琶行》是我国唐代现实主义叙事诗的经典之作。白居易以精湛的写作手法从不同角度对琵琶曲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在诗电“琵琶”是一个帮助诗人表达情感的工具,诗中将诗人所有的情感、意境、风格全部依托在琵琶所奏乐曲之中,诗中对琵琶的形制、演奏技法等作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琵琶这件乐器细致入微的观察,如琵琶的形制、性能、演奏技巧等,通过描绘性的手法表现出音乐的关。另外,作品中的描绘也反映出唐代空前盛世的景象,诗中出色的音乐描写使诗作充满强烈的视听效果,表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通感关。②其他诗乐创作。音乐在白居易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酷爱诗、酒、琴,白居易对音乐,特别是对古琴十分钟爱,这在他的诗中也均有记载,如:“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憧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這是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诗作,诗中一开始就表现出他喜爱音乐的本性,听到音乐就可以忘掉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忧愁,诗人通过音乐寄托自己的情感。

二、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

(1)道家美学思想。《琵琶行》中有这样一些诗句:“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晰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这前四句表明的是“无声之关”,而后四句体现的则是“崇雅斥郑”的思想。白居易所表述的“无声之关”正是道家音乐关学思想的反映。

(2)儒家关学思想。白居易不仅是一位音乐鉴赏家,也是一位有自己独到见解的音乐关学家,他的论述与《乐沦、《乐记》一脉相承,儒家的关学思想被他传承并发挥到极致。

①白居易常依据现实生活来说明“乐与政通”的音乐思想。在白居易看来,音乐的产生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反过来说,音乐对政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石声磐,磐以立辨,辨以致死”,便是指音乐能使人产生辨明节义之心,就能为守节而不惜一死。同时,白居易还认为“礼”与“乐”两者都是治国之本,缺一不可,二者所以并天地,参阴阳,废一不可矣。”这也正说明音乐对白居易的思想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他非常看重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开。②白居易不仅强调“乐与政通”,也对音乐本身的审关功能予以充分的肯定。如“闻君古《禄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汛声。西窗竹荫下,竞日有余情。”他认为,音乐能使人“心和平”,通过音乐,人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聆听者会感到心旷神怡,有时还能达到“尘机闻即空,、“万事离心中”的境界,这也显示了白居易高超的音乐鉴赏水平。另外,在欣赏音乐的时侯,人们心情和所处的环境往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白居易音乐关学思想的核心应该称之为“和”,他所追求审关口标是“同”和“一”,他所崇尚的音乐则是“必和”之“大乐”。

联系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来看,主情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在一系列有关音乐的诗文中,常常不忘一个“情”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刚校弦正音,演奏者已经进入了抒情的艺术境界。感情先行,“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音乐创作或演奏成功的关键。诚然,一切艺术创造都必须“先有情”,艺术思维不可能没有强烈的感情相伴随,但是,音乐的形象和思维更需要感情领先。“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在感情引路之后,演奏开始,琵琶女也是寓情于声,以声传情。她通过拢、捻、抹、挑、掩、抑的手法,把满腔的情思化作一声声的“琵琶语”—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来诉说平生的心事。

总之,通过白居易的《琵琶行》创作论述其关学思想可以看出,白居易的音乐关学思想有着一定的系统性与现实性,虽然还未形成体系,但在论述现实生活中的音乐问题时,都可以看到白居易音乐关学思想的有机联系和综合表述,尽管多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却也表明了其儒家乐教的思想,因此,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月.琵琶的诗性和诗性的琵琶—从“琵琶行”中解读唐代琵琶文化[J].人民音乐,2001(4)

[2] 戈晓毅.大乐必和:白居易音乐关学思想探析[J].2005(6)

[3] 彭倩.“琵琶行”关学特征三题[J].2009(6)

马超群,(1993-),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硕士,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琵琶行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回到古代学科学 白居易不认识草
早春(节选)
赋得①古原草送别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琵琶行
即事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