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2017-05-30刘丹梁金柱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美

刘丹 梁金柱

摘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提升效果直接明显,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为人力资本的提升提供了平台,对培养大学生顽强的精神意志、终身锻炼的理论知识、实践交往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深远。通过研究中美两国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发现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文化交流迹象,但我国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为使我国高校体育科学呈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吸收国外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长处,加以改造利用,以更好地为我国的体育体制服务。

关键词: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

一、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一)中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健康第一”是我国高校体育的主要指导思想,强调培养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争强体育技能。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锻炼学生身体,发掘学生体育才能,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道德品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公认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国的体育教学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公共体育课程在面向在校非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主要分为设学分的公共必修课程和给予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两大类。教学内容的60%~70%主要是围绕运动技能类展开的技、战术教学。理论教学主要讲授体育的目的、功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损伤处理、体育保健等。

(二)美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美国高校体育是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指导思想,培养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借助卓越的身体素质更好融入于社会和服务于社会。教学目标是增进参与者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使之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美国高校体育没有制定的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标准,教育管辖权归属各州。为了充分的体现其自主性,很多高校体育必修课程的开设都是依据自身实际需要决定。高校体育主要教学内容围绕健康体育、娱乐体育展开。教学内容的确定是经过学生选择、学习、评价、反馈及教学評估后反复筛选形成的。围绕学生兴趣、爱好教学内容可分为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健身项目、水上项目、户外项目、体操和其他项目几大类型,学生的可选择性很大。美国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分竞技体育模式、健身体育教学模式、社会责任模式、学科联合模式四种,不同水平学生在各种教学模式中采用分层次教学。“开放式”教学是美国高校采用最多的形式,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上课内容、时间和老师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对所授课程的方案有很大自主性和灵活性。这种以娱乐为指导、学生需求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符合学生心理,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二、中美两国体育活动课程比较

(一)组织管理划分的标准不同。美国各校园娱乐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基本相同,校园娱乐体育一般受体育运动科学系(体育教育专业)和学生事务处的双重领导,如果该校没有体育教育专业,则只受学生事务处领导。美国校园娱乐体育管理以“功能”划分为标准,有体育设施及运营中心、校内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户外娱乐体育、员工娱乐体育、水上运动项目中心等。几乎所有项目都对本校学生、教职员工、校友等开放,都聘请体育管理专业人员专职管理,管理人员一般都具有健康管理、工商管理、健康促进与运动科学或体育管理学学位。各项规章制度细致健全,各项活动都严格按照制度流程规范操作,登录美国各大学主页,都可以查阅到校园娱乐体育的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让人一目了然。我国体育活动课程以“属性”划分为标准,以运动项目为单元设置分支部门,如篮球协会、排球协会、足球协会、武术协会等。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属于公共体育的群体活动管理范围,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专职体育教师兼任,具有临时性、非专业性(有教育学学位无管理学学位)的特点,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不透明,随意性较大。仅仅是每学期弄几个项目,搞几场形式主义的比赛,形式大于内容,没有惠及到普通学生群体,缺少長期性制度化的普通学生体育活动课程制度、措施和平台。

(二)竞争性和娱乐性不同。美国大学校园娱乐体育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娱乐性。譬如,北卡罗兰纳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有棒球、篮球、橄榄球、排球、水球、啦啦操等49个体育俱乐部。哈佛大学有63个体育俱乐部;布朗大学有20多个体育俱乐部;马里兰大学有体育艺术类社团116个。体育俱乐部常年有比赛,各个俱乐部必须把自己的竞赛活动计划上报到校园娱乐体育部,获批后列入校内体育竞赛计划,校园娱乐体育部统一组织进行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对抗激烈,表现好的有机会进入校队(普通生队),具有明显的竞争性。而健身课程(有氧健身,力量训练,柔韧性和示范一些简单的练习)、健身走(基本行走技术、体能训练、合适的鞋和计步器使用)、户外探险、野外生存、游泳、钓鱼、滑水、皮划艇、帆船、攀岩等娱乐项目,以学习、团队互动、体验、增加自信为主,具有明显的娱乐性。我国大学体育活动课程由校方根据需要来决定是否主办,体育部门或团委承办的体育活动课程“官本位”意识明显,以学院或系为单位的代表队竞争激烈,具有显著的竞争性,譬如,校运会、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等比赛,火药味十足,希望借此机会展现学生工作良好风貌的院系副书记之间也“磨刀霍霍”。而娱乐体育项目难以给行政化严重的学校“官员”带来仕途上的利益,也就难以登上体育活动课程的殿堂,因为领导们都不重视。此外,我国大学课外体育活动多以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健美、武术、瑜伽、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为主,太极拳、气功、木兰拳、防身术、八段锦、康复保健、养生功、健身跑、门球、抖嗡、跳绳等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可以修身养性的娱乐体育项目只能在民间流传。因此,就休闲性而言,我国大学体育活动课程与社会实际生活脱节,没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淑云.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缪丽丹.中美部分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3]刘旦,金玉,潘绍伟.中美高校课余体育目标设置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02:59-60+120.

(作者单位:1东北林业大学体育部2大连海事大学体育工作部)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美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