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2017-05-30芮双全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策略社会主义

芮双全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征收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问题、政府和民众之间沟通不足问题,亟待解决。这三个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也是框架,笔者在本文中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策略

1.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征收方面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土地必然有一部分会被征用。有一部分农民的土地被征收之后,成为了失去土地,失去工作的人。目前,这部分失去工作,失去土地的人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安置。导致农村土地的征用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很多村民听到自己世代耕作的土地将要被征收,则会表现出不良的情绪,甚至有去村委会闹事或者去上级信访局上访。因此,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征收中,要考虑如何让失去土地和工作的村民得以放心将自己的土地交给国家。其次,对于土地征用制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传统的土地征用制度,更偏向于制度本身,更多的是一种对农民的命令。然而,时代的发展导致传统的土地征收制度显得过于粗暴,村民的接受程度相对偏低。“朝令夕迁”的征收制度,往往没有给予村民足够的缓冲机会,就要求村民腾出土地,遵从制度的规定。如此一来,必然造成村民们的不满,关于土地征收方面的矛盾也是日益突出。

1.2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日益突出

在目前我国的社会户口制度中,城乡的户口是分开管理的。我国的户口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这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阶级体制理念的残留。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矛盾形成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城乡已经从原来的分离状态,渐渐转化为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状态。我们的户口制度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体制等差距也困扰着我们的新农村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矛盾形成的重要原因。

1.3政府和村民之間互动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点子,往往来源于农村基层。然而,目前我国的农民“小农意识”依然十分浓厚。认为我们的政府更多的职能是管理类的,是制度的制定者,村民们只要负责执行就够了。其实不然,政府的职能更多的偏向于服务的职能,是帮助村民们解决问题的,是真正为村民们着想的。当然,时代的发展和人权意识的提要,我们政府中的部分“官老爷”作风也要得以改进,才能适应发展的节奏。

2.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2.1切实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规范村民的安置工作

社會正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农村土地征收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农村土地征收本来是一项有利于农民和当地农村发展的好事。却应该土地征用制度的相对落后和安置工作的不完善而引发种种矛盾。要想解决因为土地征用而带来的矛盾。首先,要求我们的土地征用部门,撇开自己想法,从村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公正公平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村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就要在情绪上安抚被征用土地的民众。毕竟众多民众都是祖祖辈辈生活于此,而征地却打破了他们宁静的生活。因此,在农村土地征收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强制执行,必须让村民们有一个缓冲和接受的机会。可以安排相关人员上门劝说,禀明利害等形式,帮助村民度过土地被征收的缓冲期。其次,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安置好因为土地征收而失去土地和工作的村名们。目前,我国常用的形式是“买断安置”。即将农民们的土地征收的同时,一次性付给一定金额的补偿款。这种做法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农民们无法用这笔补偿款作为生产发展资料。一段时间过后,农民的土地征收款被“吃完用尽”,无法维持今后的生活。就笔者认为,传统的“买断安置”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农民土地被征收之后的安置问题,可以采用“保障安置”和“进取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即农民土地被征收之后,由村委会组织发放生产资料,鼓励村民进行再生产,维持生活所需。若村民有特殊原因无力在从事生产,村委会也可以通过保障的形式,定期的发放保障金额,维持村民的生活。如此一来,村民会觉得即使失去了土地,自己的生活也是有所保障的,不会陷入窘迫当中。

2.2努力消除城乡差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如今城乡已经从相对分离状态,逐步转变为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状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表现形式。目前,村民已经逐渐的摆脱原有身份的束缚,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去。然而,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依旧存在着相当大的城乡差异。因此,我们现阶段要做的就是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让它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让城乡居民都试用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当然,除了户口之外,更重要的是村民和城市居民也能够享受到同样的社会保障制度、良好的医疗教育设施,帮助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2.3倾听百姓的呼声,建立政府和村民的良性互动机制

由于封建思想的残余,我国的很多村民本质上还认为自己上小农,没有过多的民主权利,“怕见官”,也怕和政府进行深入的交流。然而,只有农村百姓和政府进行真正深入的交流,政府才能够倾听他们的心声,不断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村民心中的“自卑感”,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封建社会的“小农阶级”,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其次,对于村民反馈上来的问题,我们应该耐心的倾听,并帮助他们解决好问题,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为辽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课题组,张德祥,闫崇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特色与教育服务的策略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6,09:1-7.

[2]黄蔚.直辖市重庆城乡和谐之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城市发展研究,2007,01:7-16.

[3]陆益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一种社会学的理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131-137.

[4]岳世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策略选择[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05:50-53.

(作者单位:祁山镇文广站)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策略社会主义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