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式教学模式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与体会

2017-05-30赵丹妮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应用

摘要: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课、职业素质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拓展课构成的四位一体式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知识结构,保证专业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使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主要针对一体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对其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一体式教学;人物形象设计;应用

“教、学、做、评、矫”一体教学: 根据该种模式的培养,学生为主体,指导老师为辅,确定项目,教会学生如何测量,由学生独立完成头面部的美学测量及分析,并设计相应的实施方案,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实施方案并提出矫正及改进方案。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由老师充分把握“教、学、做、评、矫”一体式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一一传授。同时不仅提高了审美修养,增强了个人组织,还在审美素质和塑造健康人格等方面发挥了广泛的应用。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一体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遵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来设计课程体系,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在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中的创新与应用,以人物形象设计行业的主要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出发,明确核心岗位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计按照“课、岗、证”相结合方式进行设计,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通用职业技能和特定职业技能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分析,根据职业岗位或专业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训项目,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同时将化妆师、美容师、形象设计师的考证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学生毕业后要获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高级),增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竞争力,以实现既定培养目标。

二、一体式教学模式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积极探索学术与技术相融合的人物形象设计新人才的教育模式

我国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应迎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际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应当深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质量。以“立足学生、瞄准市场、更新与探索并举,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学术与技术相融合的人物形象设计新人才的教育模式。首先,研究社会发展形势下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新需求。以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切入点,结合当前美容产业发展现状,对专业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模式等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起一个科学、稳固、全面的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应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并与校外多家美容机构、形象设计机构合作教学和研究,加大开放实验室资源,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动手能力,使学科发展方向和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接轨。其次,更新教学思路和课程设置。对于本科形象设计专业课教學,不仅要求学生化妆、美发等技术过关,也应要求他们掌握相关医学知识,了解人体解剖结构、掌握相关皮肤病学、针灸学、经络、药学知识,拥有掌握新知识、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开展其他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教授他们掌握基础和高档化妆品的产品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销售技巧和管理能力。再次,以“国际化”的专业视野为教学标准,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美容教学理念,确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对外美容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双方的交流切磋,对比两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规格,达到互补的效果,从而优化教学质量。可先从互派交换生开始,而后鼓励输送一部分有志学生去国外攻读更高层次的硕士、博士学位。最后,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相关企业采取合作协议的方式,共同就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产品研究、项目开发、社会服务、美容资格考培与鉴定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各种教育资源,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中,让学生能学好理论知识;在企业的实践中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学到足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进入岗位角色,便于学生就业。

(二)实施专业教学改革,加快专业系统化建设

针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学校应当加快专业系统化建设,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应通过校内的实训室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与服务意识。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及实践能力显然是不够的,为此,高校除了应当在校内建设专业实训室之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借此来使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例如,高校可以组织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成立校内形象设计工作室,为全校师生提供形象设计服务,这不但能够使学生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而且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服务与商业意识,为其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专业课教师应当将本专业的最新资讯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并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专业教学。例如,在时尚化妆、发型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专业教师可预先搜集一些最前沿的时尚资讯,并借助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时尚品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搜集的案例资料应当尽可能与教材内容相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三)加大实践平台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途径

现阶段,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日趋实践化,只懂理论而不懂实际操作的人才已经很难在社会上站稳脚步,尤其是一些以实际应用为主的专业,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正是其中之一。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当不断加大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借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途径,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首先,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载体,建立起完善的共享型资源数据库,将与专业有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优秀作品、试题、最前沿的咨询等上传到网络当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互相学习的平台。其次,高校应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将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联系到一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相关企业的设计任务引入到课堂当中,并将之与教学任务融为一体,让学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未来的岗位工作加以熟悉,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以试用人员的身份进入到企业当中,企业则可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际考察,经由双向选择实现毕业后的岗位对接。

结论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高等院校中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务必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贴近市场行业标准能够确保教学方向不偏离市场。总之,高等院校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核心理念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谭开会. 人物形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J]. 亚太教育,2015,22(03):170-171.

[2]孙晓光. 浅析洛丽塔风格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J]. 戏剧之家,2017,12(02):146.

[3]孙晓光. 浅析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J]. 美术教育研究,2017,16(01):160.

[4]李桃丰.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发展现状简析[J]. 高教学刊,2016,21(02):192-193.

[5]陈晶晶,陈敏.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2(14):277-278.

[6]肖宇强.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民族元素的思考[J]. 艺术科技,2015,19(12):32.

作者简介:赵丹妮(1990.1-),性别:女,籍贯:湖南益阳。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