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鲁门政府遏制战略的出台与实践

2017-05-30张亚伟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杜鲁门美苏马歇尔

遏制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史上重要的外交战略之一,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美国外交政策。遏制战略正式形成于杜鲁门总统执政时期,虽然以后的历届总统都根据该战略的实施结果、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苏力量的对比,不断进行调整、充实和发展,但都是在杜鲁门政府所确立的遏制战略的基础上进行的。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的联席会议上宣读了新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国情咨文,要求国会援助土耳其和希腊政府,防止当地发生革命,拨款4亿美元,这是杜鲁门主义正式形成的起点,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其根本目的在于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的对外扩张,加强美国对于自由世界的领导,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1950年4月,国家安全委员会颁布了NSC68系列文件。该系列文件系统总结了自1946年以来美国对苏遏制的经验教训,阐明了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它是遏制战略的基本文件,是指导美国冷战时期全球战略的基本依据。

NESC68文件分析了美蘇双方的核态势和核政策,认为现在美苏双方都拥有核武器,而且互不信任,这是极其危险的。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文件提出了“威慑”概念,声称只有当美国拥有压倒性的核优势并掌握制空权时,苏联才会被威慑住,并不敢使用核武器。该文件强调,“应全面发展美国的军事力量。一方面要增强美国的核力量,以确保核报复的有效性;同时大力增强海陆空三军力量,增强防空能力实施平民防御计划,以使美国在军事上不过于依赖核武器” 。

总之,NESC文件认为“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真正的战争”,美国需要“投入所有的创造性,作出牺牲,并团结一致”,才能达到国家的目的 。NSC68文件是美国自五十年代以来发动“冷战”的纲领性文件,是遏制战略的最完整、系统、明确的表述。美国正是根据该文件阐述的原则,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核工业,全面开展军备竞赛,在全球建立军事基地,组织军事集团,干预他国内政,并介入一次又一次局部战争,深刻影响了世界局势。

在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把希、土两国纳入到自己的全球战略体系中,在东地中海建立“抵抗苏联侵略的屏障”,遏制苏联向波斯湾和地中海方向扩张。杜鲁门总统对遏制战略的实施除了援助希腊、土耳其以外,还包括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即: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制定“第四点计划”,以及在亚洲扶植日本、干涉中国内战和介入朝鲜战争。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一般认为,这场演讲标志着马歇尔计划的提出。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该计划主张以经济手段来援助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在经济方面的体现。马歇尔计划是以经济援助的手段来稳定西欧,防止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的渗透与扩张,它的实行对于西欧各国经济的复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加深了美国对于欧洲的渗透与控制,使其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战略的工具,美国在西欧不断发展势力范围,美苏两国的对抗氛围进一步增强,在欧洲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

1949年3月18日,美国、英国及法国公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使美国得以控制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第四点计划”是一项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的总体规划,其突出的特点是提出了美国需要在亚、非、拉地区遏制苏联的扩张。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外方面的四点主要行动原则:一是支持联合国;二是继续推行马歇尔计划。三是加强与爱好自由的國家合作;四是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第四点是新提出来的,故称为“第四点计划”。

“第四点计划”从本质上看,是美国大规模向亚、非、拉渗透的重要措施,是战后初期美国推行遏制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其目标是将美国的援助范围扩充到发展中国家,实质是加强对外经济扩张,遏制共产主义,控制不发达国家的受援国,同时为美国赢得对中东地区的石油控制权,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遏制战略在杜鲁门政府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是强调军事实力,表现为积极建立军事基地,拼凑军事集团,对苏联阵营进行军事威胁、包围,直至采取军事干涉等等。这突出表现在亚洲,美国通过直接的军事干涉,以热战的形式推行遏制战略。

在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开始实行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曾经以帮助中国受降为名,帮助国民党军队与中共争夺东北和华北等地的控制权。与此同时,杜鲁门政府还积极调停国共矛盾,试图避免国共爆发大规模的内战。

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是建立在强硬的军事手段的基础之上的,具有明显的全球化和军事化色彩,在世界范围内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力图建立全球霸权。

参考文献:

1、 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7页。

2、 牛军:《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张亚伟 ,女,山东青岛,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世界史硕士。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杜鲁门美苏马歇尔
美海军舰艇科尔(中)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提供补给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六)
最后的机会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最后的机会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
为你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