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

2017-05-30郑莉凡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客观存在

摘要: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产生一定是有优秀的艺术家在自己专业水平深厚的基础上,由客观存在得到灵感,加上自己的艺术加工,形成自己音乐作品的主观表现。凡是被历史所记住的音乐作品,一定是有其真实存在,或映射时代,或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者事件的。我以歌剧《敦煌之恋》的创作为例,这是一部以真是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虚拟的浪漫主义故事。说明音乐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的重要关系,说明客观存在对于音乐作品是不可或缺的外在因素,也是艺术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的直接依据;主观表现是音乐作品产生的直接催化剂,这两者缺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关键词:客观存在 主观表现 艺术创作过程

从古至今的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伟大的艺术家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创作前的构成因素成了一个值得分析和了解的问题。在2016年11月13日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歌剧《敦煌之恋》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原版大歌剧,所以此作品是及具代表性的,其表現的客观存在简单鲜明,主观创作风格明显。演出效果震撼,所以以此歌剧为研究分析对象,探究音乐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的重要意义。

一、歌剧《敦煌之恋》内容简要介绍

该剧以丝绸之路为背景,敦煌壁画为题材,围绕公元755年唐朝安史之变时期,通过展现莫高窟画工“李工”和石窟供养人粟特人女儿“翟蜜儿”之间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故事,绘制了一副多彩的西域丝绸之路生活画卷。

二、歌剧《敦煌之恋》的创作团队创作过程简述

(1)编剧创作剧本。本部歌剧的编剧和导演王景彬,在创作初期用大量的时间到敦煌进行考察和搜集资料,包括历史资料和艺术资料。然后科学的将历史作为剧本。例如,歌剧讲述的是唐朝边塞一个叫粟特族的民族一位首领翟豪的相关事情,而历史上真的有这位大人的存在。然后对他的故事进行艺术修饰,对其合理化的创作。王导说“我写的剧本一定是有历史依据的,不论考证哪一幕的故事,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原版故事,我只是以我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将它呈现给观众。”可见,每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不是艺术家凭空想像出来的,作品在现实世界都有客观的存在,艺术家也是在艺术体验中有了灵感,然后进行创作。编剧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的真实发生的事件为客观存在,加上自己的创作灵感,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主观表现的优秀剧本。

以第一幕曲6为例,曲六主要表现女主角学成归来,百姓们的亲人朋友带着财富回来了,全城出现一片欢闹的盛世场面。在敦煌330窟的壁画上就有描绘这一热闹的场面,是以绘画的形式,而此时,编剧将静态现实存在的壁画,加上音乐艺术特质,创作成了舞台上鲜活的歌剧。

(2)作曲家对音乐的创作。作曲家刘长远,在创作时根据编剧的剧本内容进行谱曲。例如第一幕唐军归来,是典型的进行曲,作曲家在創作时,首先是将剧本对这一段的描写进行了画面构建,然后将自己对画面场景的构想和灵感用旋律表现出来。对于作曲家来说,现有剧本是客观存在,而音乐的创作是在剧本基础上进行的主观表达,当然这一主观表达必须契合剧本,才能有最合适的歌剧,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优秀的,甚至替换任何一个音符都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便使得作曲在歌剧的创作过程中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3)对编剧和作曲创作的总结。编剧不是在凭空的编故事,其创作是有灵感来源的,就好比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最开始的艺术体验这一步骤。然后才是根据客观感受到的“物”“景”等因素进行艺术体验,也就是加之自身的创作,最后才是进行艺术创作。同样,作曲家也是一样的,只是作曲家的艺术体验来自于编剧创作的剧本。

三、从音乐创作看歌剧《敦煌之恋》

歌剧《敦煌之恋》在充分尊重历史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浪漫主义想象力,歌剧中的时间,地点,场合和人物的创作,都是历史真实存在和编剧主观表现的创作手段。

(1)从歌剧设置的地点看:故事发生在敦煌城和莫高窟,我们知道,这两个地点都是真实客观存在的,而具体的某一石窟是编剧想象的。不具体到真实的地点,使得歌剧可以大胆的进行发展。歌剧里石窟中发生的故事灵感来源于220石窟,因为其具有标志性。

(2)从歌剧的人物设置看:歌剧里石窟的主人翟豪(历史中叫翟通)是历史真实存在的,画工“李工”这一具体人物则是虚拟的。为了能更好的展开故事;

(3)从歌剧的主要内容看:歌剧的故事是基于真实的历史,根据历史事件,灵感壁画描绘出的故事。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这部歌剧创作的基础是创作者对真实客观存在的现实和历史的充分了解和考究的基础上,以及其专业的水准和对艺术的认知进行主观的客观创作。

总之,通过上文对歌剧《敦煌之恋》的分析阐述,可见不论编剧还是作曲家,还是指挥,乐队,还是演员,都需要在充分理解编剧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过程后,才能将歌剧演绎的完美。而编剧的创作一定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站的住脚的,作品的来源是有客观存在的,加之创作者想要在此基础上展现给欣赏者的主要思想和感受,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所以,音乐作品中的客观存在是音乐作品的基础来源,音乐作品的主观表现则是在基础上展现出来的,有欣赏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郑莉凡(1993-)女,青岛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学,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客观存在
界限
“立足存在”视域下边境高寒地区党建工作路径探究
从西方哲学到绘画艺术中关于“真实”的思考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分析
音乐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
自然法是客观存在还是价值追求
对立与存在
对权利冲突中几个争议问题的再探究
“临时夫妻”现象探析
虚拟财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