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论节目主持人语用分析

2017-05-30朱瑞华秦莹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主持人

朱瑞华 秦莹

摘要:主持人是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以人际传播方式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传输快乐的重要角色主体。由于美国电视辯论节目的影响,中国别人电视节目也,不断出现。本文就中国电视辩论节目主持人的言语特征,同时联系到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通过语用话语规范原则、辩论主持人语言风格、主持话轮的转变、娱乐化用语的缺陷、媒介融合与辩论主持语用这五个方面,以语用研究为出发点, 通过对与主持人言语行为密切相关的语境、讲话等方面的探讨,揭示出辩论主持人在言语行为实践中的一系列表现与相关问题,进而去寻找更能够指导辩论节目主持人实践的理论支撑,并为辩论主持人更好的实现其言语行为提供借鉴。

关键词:辩论节目;主持人;语用分析;言语行为理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内容不断的丰富起来。电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娱乐工具,对于引导舆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递快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电视节目的形态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各种新型节目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是何种节目,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应用都对节目的质量有这重要的作用。对于新兴的辩论节目主持人,本文将从一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语用话语规范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用话语的规范原则,是众多话语规则中的最基本的原则。每一次成功的言语交际,都必须依赖于准确规范的话语。同时,在社会的各个职业领域里,话语的规范原则也都在通过其外在的强制与内在的遵守共同起着作用。主持人传达话语信息标准中,首先应该遵守的就是来自于国家对其标准的强制性规范。如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中规则的遵守。

二、辩论主持人语言风格

以《奇葩说》为例,2014年11月份,一档以“寻找最会说话的人”的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在爱奇艺播出,并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节目设置导师两人,分别是高晓松和蔡康永,马东是主持人。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定位,调侃性比较突出,对于赞助广告的广告商广告直接重复,语气加重的,播放完毕还加上自己的调侃,能够让更多的受众记住冠名商并且不讨厌广告的植入方式。两位导师语言风格非常的鲜明,高晓松选择了犀利的语言风格,运用自己的经历在辩论结束时进行画龙点睛的总结点评。蔡康永,选择了温暖的语言风格,运用自己的知识面以及强大的逻辑思维,条理清晰地进行分析总结。两位导师语言风格迥异,但是却一张一弛,张弛有度,配合默契。

三、主持话轮的转变

顾名思义,还轮的转变就是话题的转移,是从一个话题转向另一个话题。它可以由嘉宾带领也可以有主持人发起,如果是有主持人发起就很考验主持人的功力,因为主持人要在合适的时间发起合适的话题,尤其是在对上一个话题进行补救时,这个话题的选择就显得更重要,因为他必须要将嘉宾很好的带入一个新的话题中,在电视节目中,话题的转换是一个节目主持人的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设置好话题不仅可以很好的引导节目顺利进行,还可以增强节目效果并获得观众的认可。辩论节目主持人更需要理智,恰当地处理,体现辩论以及主持的专业素养,也对辩论节目的局面起到控制作用。

四、娱乐化用语的缺陷

当下节目主持人语用通俗娱乐化,以提高节目收视率,这样使低俗、平面、人文关怀淡化的现象也同时存在。目前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的节目主持人的情况令人困惑,部分把迎合低俗认作为贴近群众,排斥高雅,磨平艺术,以刺激世人追求的目的,以怪异的思想解放为特征,台上乱哄哄台下急风风,吵吵闹闹。辩论节目主持人语用通俗娱乐化不应该消解崇高的人文精神,不然会把受众进入歧途,消解道义与责任,使受众异化。这个缺陷在辩论节目主持人角度需要格外注意。

五、媒介融合与辩论主持语用

辩论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融合性体现在三个方:一是不同类型文化话语的融合,如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的融合;二是年龄话语的融合,即“40后”“50后”60后”“70后”与网络原住民“80后”“90后”“00后的话语融合;三是新老電子媒介语言的融合,即网络视频语言与广播电视语言的融合。网络视频节目《奇葩说》的主持人高晓松既是音乐人,也是导演、作家,虽然他本人是文化精英,所传播的内容也是历史、音乐、电影等知识分子话题,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晓松表示自己只能做点儿独特的小东西。高晓松的主持就是侃山,但却在节目中体现出了知识分子的批判性,在节目中他讲道“今年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够算伟大的电影,大师虽然还活着,但已经拍不出《活着》那样的电影了…·《老无所依》通过运作,拿到了4个奖……·你可以说整个电影都是在骗。”13高晓松以通俗平实的大众话语对当下的电影现状,给予了理性的反思和透过现本质的批判。这也是当下文人、学者等精英人士自媒体视频节目的典型特征,即在共时语境,辩论节目并不想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因此模糊了不同文化类型的话语界体现了话语的杂糅与融合。这种融合也体现在年龄话语方面。网络虽然会以生年代划分某些聊天板块,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年龄与话语并不呈现直接对应的关系。网络语言多是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使用,从这一点而言,网络言的流行与使用又与年龄层呈现呼应。主持语言的特点,使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会关照到不同年龄层次的话语理解,尤其是年轻群体生于1968年的马东创办主持的互联网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引领了“90后”的语言风尚,第一季总播放量达到了2。6亿。节目主要面向低龄受众,这就要求“60后”导师“马晓康们”的语言不能与“奇葩们”的语言脱节,而且要相互理解,有机融合。马东认为,要想获得“90后”“00后”网络受众的喜欢,“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跟他们产生共呜、共振,能不能进入他们的语态。”这在辩论主持人语用原则上至关重要。

作者介绍:朱瑞华(1995.7—),女,籍贯:河南焦作,学习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大学文学院。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理论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艾丽斯.沃克_紫色中男权话语的显现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