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油画艺术创作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2017-05-30骆雪玉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油画创作传统

摘要:本文以中国现代油画的发展为视角,就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发展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提出若要中国油画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与中国民族文化想结合。而后就油画创新的方法展开了分析,指出:中国的艺术工作者必须与中国美学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效地将中国民族性工艺及本土文化渗透于油画创作之中,使中国传统艺术在油画艺术创作中大力应用。从而使中国油画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关键字:油画;民族性;创新

一、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明朝时期,油画艺术开始由西方的传教士传到中国,并慢慢向中国市场开拓。为了迎合贵族的审美,传教士也把中国画的技法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当中。这算是油画在中国进行的最早的改革。

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部分去西学习的画家在完成学业后返回中国,开始在中国发展西方绘画的教育。中国的油画得到了极大的推进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文化发展的相应政策,西方的写实油画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支持。随即各种各样的油画表现形式开始和这个时代的精神及生活状态相结合,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了中国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景下,油画创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为了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进行转型。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缓和和发展,我国油画的创作题材不再是文革时期的革命及伟人题材,“红、光、亮、高、大、全”也不再作为油画创作的标准。社会的变革让中国油画艺术家的创作作品有了新的时代感和内容形式。中国的油画从此获得了新的生命。伴随着油画的中國化进程,艺术家逐渐从开始时期的偏重于创作题材,到了后来多把重点放在了语言上的表现和探索上。油画艺术逐渐成为与中国绘画有关的艺术。

二、 油画艺术创新的必要性

如要理清中国油画创作创新的必要性,首先应当分析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经历,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探寻出其必要性。

从油画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就对来自于西方的油画进行了中国式的改革。至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时的星星及伤痕美术后进入了改革高潮。其中“85美术”思潮便是中国油画家改革欲望的显现。虽然这对于在此之前的中国油画艺术来说这是颇具影响力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国当时的油画作品所呈现的无重心、无规律及历史渊源的面貌,无疑是中国艺术家对西方艺术不完全吸收、照搬和无厘头挪用的结果,而并不是真实意义的把油画变为中国自身的艺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艺术潮流中,如果丧失民族特性,其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必然会成为外来艺术的附庸和尾随者。而这一现象已经在中国当前油画的发展形式中出现。长此以往,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将不再乐观。

其次,当前依然有相当多的油画艺术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深入的了解和探索,对民族性符号的借用也比较少,让艺术作品进一步完美的体现和解决民族性问题依然是艺术工作者需要研究和考虑的问题,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艺术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不仅影响我国的内部文化建设,也影响着我国艺术文化与世界的交流及中国艺术形象和中国油画独立身份的确定和中国对全球艺术文化发展的贡献。因此中国油画民族化将是必然,油画创新也是必然。

再次,从世界油画格局来说,具有顽固生长力的艺术必须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作为外来物种的油画如果脱离了本土的民族性,不能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能与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延续关系、不能与西方油画分割开,就必然会失去发展动力及生命力。因此,在强大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及当下中西结合的情景下,中国油画必须扎根本土文化,保持自己固有的特色,必须要敢于创新。

三、 中国当代油画创新的途径

基辛格曾说“创造性经常产生于两个不同概念意外碰撞的火花中”。油画传入我国以后,经过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产生了不同的油画艺术效果。油画从西方到东方,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精神上,其转变过程都很复杂。中国油画如要创新,必须:

(一)与中国式美学相结合

从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层面来看,我国的文化讲究意境、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等。这是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缩影,同时,这些思想又根植与每一个国人心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意境及写意的表现手法,给予了国画独特的艺术特征。这特别值得我国当代油画创作者运用于油画创作中。尤其是中国古代画论中的“气韵生动”等,更强调了中国绘画中的“形”与“神”、“情”与“景”等在画面中的重要性。如果想要中国油画更好的发展,我们不但要吸收西方油画的精华,还要讲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及美学理念等。使其既有油画特点又富有中国特有的韵味。从而形成独特的中国式油画。

(二)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

当一个文化传入一个新的地方时,这个文化的接收者必须立身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并与自身的文化传统相审视和对照。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来进行改造处理。在保留其基本样式的情况下推陈出新,并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要想使中国油画变成本土文化,必须充分利用东方特有的油画元素,为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展开一条光亮的大门。若油画创作者都积极地将本土文化融入创作之中,这便有利于油画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这样,我国油画创作的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结语: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学习和创作的结合,中国油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中国油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适应不了社会观念的变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它就会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跟不上人们的需求,慢慢的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发展的机会。因此,我们的油画工作者们必须认真深入向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学习。更本质地从传统的文化精神和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这对创造出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中国油画艺术作品比较有利,從而有利于中国油画更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江东.对中国油画发展现状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3(23):137.

[2]刘淳.《中国油画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07

[3]尚德周.《意在笔先:德周谈中国书法对油画用笔的启示》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0.1

作者简介:骆雪玉(1990.04),女,汉族,籍贯:安徽省阜阳市,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 , 研究方向:油画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油画创作传统
一张油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油画《塬下》
油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一墙之隔》创作谈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岁月长又长》(油画)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