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2017-05-30周文静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大学生

周文静

摘要:当前大学生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们的思想也在受着社会的影响,在消费的理念和生活的观念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所以虽然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都比较理性,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畸形的消费倾向,这对学生未来的消费规划和价值观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对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畸形消费;社会心理学

从表面上来看,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属于理性消费,但是仔细深究会发现,还有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是畸形的、不科学的、不合理的。这种情况多表现为:大学生的月消费开支大于家庭收入。大学生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他们花的是父母的钱,消费畸形会给大学生自己及家庭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人们应该注重培养,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

一、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一)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本无可非议。但是,随着消费主义影响地不断深入,一些大学生开始盲目追逐消费心理的享受而忽视个人消费能力,个人的消费能力已经达不到消费欲望的需求,这会造成一种消费不平衡的现象。任何脱离个人、家庭或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行为,都不是正常的。无休止的攀比,不讲原则的奢靡,都是心理扭曲的一种表现。一味追逐高消费、超前消费,并与个性、时尚为伴,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的畸形心理要不得。

(二)大众文化的影响

大众文化主要通过大众传媒的炒作和现代广告,实现对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作为大众文化形式之一的现代广告,它已成为大学生获取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现代广告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广告利用学生对个性的彰显、炫耀性消费等心理进行了精确的定位,不停地向他们灌输着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结果就是大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某一个产品,从追求的消费方式再到消费观念都深深存入自己的脑海和心里,并且占据着一个牢固的、难以替代的位置。现代广告强化了大学生消费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使消费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中心,同时也消耗了不少的学习精力。

(三)群体心理的影响

1.从众心理

从众性消费体现了大学生的自制力不强、独立判断力不强、意志力较差等缺点。从众消费的主要表现为:在同学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主张而采取与其他同学一致的消费理念。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只有自己与大多数人的观念、行为保持一致,他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纳。大学生处于相同的时代、社会环境和集体环境中,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差异不大,在相处过程中,对任何事物都容易倾向于一致。大学生又喜欢追求新鲜事物,通过展现自己新颖的一面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有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买了比较新奇的物品,自己也就产生了购买欲望,并不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大学学生身上,因为他们自制力不强、独立判断力不强、意志力较差,从而导致他们这些无谓的浪费。

2.暗示心理

暗示性消费指在没有任何强制性干扰的条件下,学生通过语言、行动等手段对其它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刺激和影响,从而使他们按照一定的方式接纳一定的意见、思想。暗示心理的特点为:消费者对事物无批判、不假思索的接受。当代大学生本该具有较强的辨别力和文化水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理性。但是,有一些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差,自信心不足,很容易受他人或自我的暗示,接受某种观点或行为方式,而在事后又后悔不已。我们常说的盲目性消费、冲动性消费就是暗示心理的作用。

3.时尚心理

时尚永远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时尚是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时间内萌生的时髦消费理念和采取的相应生活方式,即赶新潮。大学生的思维本来就很开阔、先进,在大学校园里,时尚无处不在。最初总是由少数大学生率先引领,继而引起周围同学的相互模仿和感染,并为大多数人迅速接受。大学生的时尚观念主要表现在他們的名牌意识上。他们需要通过名牌来获得同伴的羡慕和新潮的认可。大学生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屹立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同时,也常把该类消费看作了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追求时尚一方面表明大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思维超前而富有胆识;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不顾自身经济条件,不加选择地盲目追求潮流、赶时髦,结果不仅浪费了精力和父母的血汗钱,也影响了学业。

二、扭转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的建议

(一)大学生要注重合理消费观确立

扭转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需要大学生自身进行合理消费观确立,单独大学生是个性鲜明的个体,大学生群体也具有很大的群体性特征。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的产生实际上是消费心理变态的一种具体体现,大学生要对于消费本身有明确认识,在进行具体消费时更是需要进行冷静思考。当前网络购物不断发展背景下,商家的营销手段极具诱惑性,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的扭转需要其在各大消费热点节日时对于自身实际购买力与待消费物品进行对比。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注重消费心理教育

扭转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更是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对于畸形消费心理进行扭转。家庭教育对于正确消费观念确立十分重要,父母应当对于大学生的过度消费进行引导并在畸形消费心理严重时控制大学生实际经济来源。高校在畸形消费心理矫正时也要通过大学生辅导员这一媒介进行正确消费观念的普及与灌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应当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地进行正确消费观念灌输,发现畸形消费行为并进行及时解决才能较好的对于畸形消费心理发酵进行遏制。畸形消费心理的产生与教育体系中消费观念教育内容缺位有直接关系,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正确消费观念普及也是可选途径。

三、结语

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能够对于大学会的畸形消费心理进行较好解释与说明,这一不正常消费心理需要进行及时转变。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之所以出现与整个社会有直接关系,对于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的扭转也需要整个社会广泛参与。畸形消费心理与消费环境有关,信用消费、透支消费、分期消費等新兴消费形式不应当对于大学生进行全面开放,而大学生自身也要强化消费认识,注重正确消费观的确立。

参考文献

【1】虞艳丽.消费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J].消费导刊,2012(12):13-14.

【2】张秀春,赵海.对当前大学生消费观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26):165-165.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社会心理学后果辨析
会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视角及未来展望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