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笛的发展历程及演奏技巧

2017-05-30黄辉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竹笛演奏技巧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按时代划分,探讨了笛子在每一时期的发展历程,竹笛从远古时代的骨哨骨笛到后来的四孔笛、六孔笛,再到当代业界盛行的七孔笛、加键笛,经历了从简单粗糙到精细先进的阶段,竹笛技巧也随之而丰富多样,并从演奏技巧中的气、指、舌三大部分出发进行讲解,并为今后笛子的演奏实践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竹笛;发展历程;演奏技巧

一、竹笛的发展历程

竹笛在中国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化音乐宝库中的绚丽瑰宝。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可以说是世界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当时的笛子是由动物的骨头制作而成的,只有五个孔,音阶不是很完全。到了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逐渐开始选择竹子作为制笛材料。选用竹子作为制作材料是笛子的一大飞跃。一方面竹子比骨头的振动频率好,发音清脆。另一方面,竹子的材质容易加工,材料的先天条件很适合。到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了七孔笛,可以吹奏出完全的音阶。在汉代以前,笛子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都称为笛。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才传入了横笛,叫做“横吹”。当时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北朝时,笛子越来越普遍,而且在形制、长短、粗细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在笛的演奏技法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从唐代开始,笛子有了大小的区别,而且规定横吹的叫“笛”。宋代竹笛的制作开始多样化,叉手笛、龙颈笛、七孔玉笛、九孔大横笛,十一孔的小横吹等等,花样繁多。到了元朝时期,制作笛子的方法几乎接近现代的制笛方法。戏曲在元朝时期蓬勃发展,笛子在戏曲中处于重要伴奏乐器的地位。很多剧种都用笛子伴奏,并且由于伴奏剧种的不同,把笛子分为梆笛和曲笛两大类。

二、竹笛演奏技巧的重要性

竹笛的学习不仅是学习它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技巧后在乐曲中的灵活运用。对于管乐而言,气的运用是尤为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管乐的演奏可以说就靠一口气,演奏者必须具备十足的底气和灵活的手指及灵巧的唇舌才能真正达到演奏技巧的娴熟。所以气指舌的训练十分重要。他们是乐曲演奏的基础。

(1)气息的重要性。真正掌握正确的气息方法,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又和每个人如影随形,每个人离开它都不能生存。“气”在笛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气是吹笛的动力。气不在长,而在于控制的能力,气息控制的功夫,是要靠长期的苦练才能获得的。气息控制与笛子音准关系很大。气息控制不稳定,气息不到位,音就会偏低;气息越位音又会偏高。气息控制离不开正确的呼吸方法。笛子演奏中的呼吸法,大致可分:深呼吸、中等呼吸、浅呼吸以及特别的循环呼吸。对于一气呵成的大篇幅乐段,只有用循环呼吸法才能胜任。笛子的吹奏要有支撑。低音要松沉,高音要顶住,不能松懈。吸气时两肋尽力张开,带动腰肌一起活动(有时会有点酸),呼气时自然地还原,一张一合。要走出练长音的误区,许多人片面理解长音就是能吹几十秒钟,结果声音能吹得很长,质量却一塌糊涂。长音首先是质量,要从有质量的短音练起来。吹不长,暂时没关系,把音质吹好,慢慢地长功夫了,就能长了。因此,气息是竹笛演奏的根基,气息的训练尤为重要。对于演奏者来说,特别是初学者来说,气息是竹笛演奏中最根本的基础训练。

(2)手指的重要性。对于竹笛来说手指上的技巧非常多,也很复杂。手指的灵活、敏感、放松对竹笛的技巧训练及以后的乐曲都会有很大帮助。手指的技术常有“叠、打、颤、赠、历、抹、剁、滑”等。这些技术要练好、练精,运用自如。除外,音阶训练也是手指很重要的基础技术。各种速度、各种调的调式的音阶上下行,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各种音程、各种分解和弦都要练熟,达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的程度。多练音阶、音程、分解和弦,对手指技巧的提高非常有效。

在乐曲里这些技巧实际应 用,其中的说道就很多了,很不容易做到灵活掌握。因为技巧训练和乐曲中的实 际运用有一些出入,不可照搬照抄,应在掌握了手指技巧的要点后,也就是掌握 其方法后,在乐曲中才會有很好的运用。由于竹笛的按音孔只有六个,对半音的 演奏就会稍困难一些,敏感度是演奏半音时手指必须具备的。手指的按孔也对音 準有很重要的作用。可见手指训练在之地中的重要性。

(3)舌的重要性。对于竹笛技巧而言,舌的技巧能够最直接能体现一个演奏者的基本水平。舌的技法主要有花舌、吐音。吐音是笛子演奏的重要技法,乐曲的高潮、炫技部分常用吐音,尤其是双吐来完成的。吐音分:单吐和双吐。单吐:“T”,即用舌尖轻轻地吐奏一下,发出短促、轻快的音响;还有一种单吐,即已介绍过的“气吐”“H”;还有用唇轻轻地一吐的“唇吐”“P”;三种单吐的区分虽很微小,但韵味是不同的。双吐:TK。T与K在音色上、力度上要求统一,要有颗粒感。要多作K的练习,多作三连音、五连音的练习对双吐的匀称平衡性也有益处。

舌的技巧在乐曲中分布广泛,尤其是乐曲中间的快板段落都是用舌的技巧来完成的。快板段落表现的是乐曲欢快、活泼、跳跃的情感,如果舌的技巧使用的轻巧、灵活,那么乐曲就会更富有灵性。所以舌、手两方面技巧都要做到非常熟练,积极配合起来才能够演绎出轻快干净的华彩乐章。

综上所述,气、舌、指的练习对于一个笛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技巧演奏中气、指、舌之间应高度结合,才会演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如何做到快速有效又不走弯路的训练,是每个从艺者上下求索的捷径。由于在笛子演奏中许多演奏者对气息缺乏必要的控制和运用就容易造成笛子演奏者越吹越吃力的情况。所以需要我们进行科学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保持在演奏笛子时保持气息流畅。

参考文献:

[1]杨兴斌.论笛子演奏中的呼吸控制与应用[J].科学大众,2009.8

[2]袁永杰.呼吸方式对笛子演奏中的影响及气息控制方面的探讨[J].音乐时空,2012.12

黄辉(1991-),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竹笛演奏技巧发展历程
My Mother
我的坚守
竹笛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