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05-27廖雨华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26期
关键词:国度我心约束

廖雨华

严苛的宿舍检查标准看似不近人情,却如一把戒尺,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让学生由“自律”走向“自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活,社会将一片混乱。标准是“框”,行为规范为每个个体限定范围,让每个个体自觉形成规范,从而树立道德之框,在此基础上的自由才算是真正的自由。

孔子有“克己复礼”的高度自觉,文人士子只有“修身齐家”而后才能追求“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便笑他迂腐。许衡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主”便是心中的道德约束力。道德是“框”,它是每个人在不断深化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约束着人的行为。我们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心中也应做到“我心有主”,要有伦理道德之主,党纪国法之主,理想信念之主。如果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人都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头脑,不跨底线一寸,不越雷池一步,我们的社会将更加风清气正。

来自外界的规则、法律的约束是道德之外的另一具“框”。它的强制力对于约束人的行为有着更大的作用。

自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以来,法律便成了每个国人心中无形的底线。你可以有在线上行使自由的权利,但一旦越线,便是两个世界。反腐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即便是昔日位高权重的“大老虎”也得落入法网。试想,若无法律的约束,将会有多少人肆意妄为,造成多少人的心痛?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由一个“礼”制的国度开始向“法”制的国度转变。而法律的约束,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是“礼”还是“法”,都是人类在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契约,都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框”。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礼与法都是文化自律的体现。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内心的良知,都必须遵守社会的法规。正是因为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条条框框,才让人们成为宇宙万物的主宰。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框”里,“框”里的人都是自由的人。

教师点评

“框”,是宿舍检查的标准之框,是个人的道德准则之框,是人类社会的礼法之框。道德准则,是个人长远发展之本;法律约束,是社会健康发展之源。文章思维灵动,又不失理性的深度。例證典型,正反对比,辩证说理,认识深刻。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6分=52分

猜你喜欢

国度我心约束
神秘国度的传说
环保国度
马和骑师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我心相映
粉钻·情缘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梦幻国度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