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尝试

2017-05-19计宏宇

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美育规律美学

计宏宇

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学过程,如果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审美教育的目标也就在审美化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了。要想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化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必须具备美学美育的素质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过程审美化的设计能力和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实践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

如何具备美学美育能力

教师要想把教学过程审美化,必须具备丰富而又扎实的美学美育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有能够运用美学美育的知识和理论于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之中。

教师要想在美学美育实施中游刃有余,就必须认真、扎实地学习美学美育的知识和理论。应该阅读的美学书籍有《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范畴史》《西方美学范畴史》《中国美学文化史》《西方美学文化史》,这些关于中国和西方的美学专著对于教师提高美学修养具有独特的作用,能给教师一个整体的美学视野,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世界观,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人生观,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价值观,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思维方式,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人文情怀。

美是合规律、合目的的统一,美是真善美的统一。作为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人民教师,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说话方式、教育方式、教学方式都应该充满着美的韵律,都应该是审美化的,都应该成为学生心目中美的典范。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所以高尔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无论他在什么地方总是要把美带进他的生活。实际上,我们每个教师也不可避免的把美带进我们每天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但是,你是一个没有钻研过美学美育知识和理论的教师,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中的美学美育理念只是一种朴素的,自发的。如果你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美学美育知识和理论的教师,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的美学美育也就更带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提高教师的美学美育能力就要引领教师多进行美学美育的实践活动。阅读经典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通过欣赏这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作用巨大。教师的寒暑假可以外出游览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国的名山大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审美化的活动,既可以陶冶教师的情操,又可以净化教师的心灵。

美育能力的实践过程

教师要想把教学过程审美化,就是将掌握的美学美育的知识和理论恰如其分的运用于教学过程当中。

教学设计的审美化 教师在进行审美化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要根据审美规律。在综合考虑三个规律之后,把三个规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进行审美化的教学设计。这个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又要符合美学美育规律。因此,审美化的教学过程,就是建立在这三个规律的基础上。

教学策略的审美化 教师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实施,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那么,教师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实现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因此,这些教学策略必须是审美化的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当中必须贯穿着教育教学规律,贯穿着美学美育规律,贯穿着学生的学习规律。审美化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过程审美化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审美化 教师教学审美化的完成,必须运用一系列的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当前,我们实施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师最佳的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在这四个教学方法系列中充满了美的元素。自由之美、合作之美、探究之美、发现之美、展示之美,在高效课堂之中得到了充分的淋漓尽致的体现。

教学评价的审美化 教师教学过程审美化能否实现,要通过评价来实现。为此,要建立起一个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又符合美学美育规律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当中要充分体现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兴趣性。如果我们每个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具备了美育的这四个典型特征,那么他的教学就是审美化的。

结束语

馬克思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作为社会重要内容的教育,必然应该追求美的价值。特别是当代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对美的追求已经进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去追求美、塑造美,更是当前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美的教育是我们理想的教育,美的教育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美的教育是我们实践的教育。教育的美是我们追求的大美,教育的美是我们塑造的大美,教育的美是我们实践的大美。教育的美应该是我们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美,因为人是美学美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天地之间只有教育之美是塑造人的美。人的美、教育的美,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目标和最高的价值取向。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北山小学)

猜你喜欢

美育规律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