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校本教研沙龙 构建教师交流平台

2017-05-19徐如芬

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与会者沙龙教研

徐如芬

对于一所学校,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精于钻研教材,有的善于公开课亮相……可更多的是那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常常既不善于在公开课上亮相,也鲜有学术论文发表,就是参加教研活动也总是听得多说得少,可是这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并不差,有的甚至总能在年级段中处于领先地位。如果能将这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开发利用,无疑是打开了身边一座巨大的智慧和教学资源的宝库。

教研沙龙目的——打开宝库

观察这些教师“藏而不露”的原因,不难看出或是由于生活的历练,养成的一种“谦虚和谨慎”的人生态度;或是一种不张扬的性格使然。不管怎样,你要是让他们登台演讲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十有八九会让你感到失望。而利用校本教研的平台,组织“头脑风暴”式的教研沙龙,可以说是打开这座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沙龙”具有“悠闲”的情景,“清谈”的特点,“艺术”的元素。“悠闲”的环境,无拘无束,易于生发灵动的思想;“清谈”的话题,无任务的压力,易于打消老教师心中的顾虑;课堂“艺术”的元素则是与会者共同的关心的话题。这一切是组织“头脑风暴”式教研沙龙的理论依据。

教研沙龙环境——创设“悠闲”

沙龙的地点尽可能选择教师熟悉的环境,如果有专门的教研组活动室最好。如果没有,那么教师阅览室、教工活动室、小会议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借用学生教室。这些地点平时教师常来常往,活动时坐坐谈谈无拘谨。

座位适宜安排成圆形或“回”字形。圆形或“回”字形的座位,没有座次感,没有主宾感,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很方便地和与会者面对面地交流,亲切而自然地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创设一个放松“悠闲”的氛围,便于与会者生发灵动的思想。

教研沙龍形式——貌似“清谈”

如果教研沙龙只是“清谈”的话,只能算是活动而不是“教研”了。反过来,如果话题课题化,或许会造成“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尴尬,就算是“教研”可却活动不起来了。这里的“教研沙龙”其实是借“沙龙的形式,务教研的实”。本意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与会者在貌似清谈中对教学问题各抒己见。想达到预设的效果,关键在于教研沙龙的组织者要“巧设话题,抛砖引玉”。

沙龙举办前,巧选话题 教研沙龙的话题应该来源于教学实际的问题。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困惑,这些困惑便构成了教研鲜活的话题。会前,我们可以先让教师反思自己近阶段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在相同的情景中比较不同的结果。

通过比较,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些有趣的现象:同样的教材,有的教师一、二课时就教完了,有的却三、四课时还觉得紧;同样的教案,有的教师教学时得心应手,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磕磕碰碰;同样是让学生背一篇课文,有的班级学生一天全过关了,而有的班级过了三四天,还有几个学生结结巴巴背不出来……

通过比较,发现了差距,也找到了学习的对象,教研沙龙的话题也自然在与会者的口中呼之欲出了。教研沙龙的主持者,将这些问题摸底梳理后,沙龙也准备就绪了。

沙龙举办时,抛砖引玉 为了创设貌似“清谈”的沙龙效果,沙龙的主持人一般不亲自发问,而是引导有困惑的教师自己发问,问题以求教的口吻向有经验的教师提出。这类请求“指点迷津”式的问题往往带有很强的操作性,没有“理论”的包裹,直接而生动,容易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沙龙举办后,及时整理 由于教研沙龙“清谈”的特点,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往往有零碎的、即时的特点,容易“烟消云散”,许多好的建议和设想可能因时过境迁而淡忘,本已解决的问题很可能又成了新教师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将教研沙龙上谈话的内容进行归类和整理。

教研沙龙成员——“四种组合”

举办教研沙龙的目的是构建教师交流的平台,发现身边的智慧资源、教学资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了让与会者有充分表达的机会,沙龙的人数一般控制在8至20人之间,与会者人数太少交流的信息不够丰富,沙龙的收效少;人数太多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难以畅所欲言。因此,教研沙龙的成员除了新老教师的构成外,一般有四种组合形式。

同年级同学科组合 这种组合形式适合于平行班级多的学校。因为是同学科同年级教授的是相同的教材,教师就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容易细致入微地探讨平时教学时出现的种种问题。

跨年级同学科组合 因为是同学科,年级之间就有密切的传承关系,高一年级的教学问题,成了低一年级的前车之鉴;低一年级的教学方式方法,又为高一年级提供了教学参考,具有很好的互补效果。

同年级跨学科组合 同样的学生学科之间的成绩会有差异,有的甚至会偏科。这种现象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往往与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通过交流,可以学习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法,互为借鉴。

跨年级跨学科组合 教学是相通的,跨年级跨学科的交流,可以更有效地发现自己身上一些“熟视无睹”的问题,更容易从不同学科中获得新的灵感,新的启迪,让禁锢的思想放飞。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邱隘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与会者沙龙教研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MS·CHIC美发沙龙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