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7-05-18王建军张文宁赵静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艾司西普兰草酸

李 继,王建军,李 烨,张文宁,赵静霞

(1.河北省保定市骨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省保定市口腔医院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检验科,河北 保定 071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5.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论 著·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李 继1,王建军2,李 烨3,张文宁4,赵静霞5*

(1.河北省保定市骨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省保定市口腔医院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检验科,河北 保定 071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5.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筛选出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未用过任何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剂治疗,每天早餐后口服10 mg,连用24周;对照组同时加用安慰剂治疗,每次1片,早餐后口服,连用2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24周时分别使用HAMD、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和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抑郁状态、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独立生活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改善患者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并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卒中;抑郁;认知障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常见的、重要的并发症,明显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与转归,且神经系统修复能力较差,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有研究表明,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改善的同时,患者认知功能亦有一定的恢复,同时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类抗抑郁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应用广泛,目前用于抗抑郁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但用于治疗PSCI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报道鲜见,本研究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PSD合并PSCI及神经功能受损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河北省保定市骨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6例,其中缺血性卒中118例,出血性卒中8例。缺血性卒中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标准[1],出血性卒中诊断参照我国2010年颁布的《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2],同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与抑郁症诊断标准,未使用过任何抗抑郁药治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版本)≥17分,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Scale,MMSE)筛选PSCI的患者,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认知功能障碍、重度抑郁、严重失语、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45~82岁,平均(62.02±9.80)岁;原发病:高血压49例,糖尿病12例,缺血性卒中59例,出血性卒中5例;病灶位置:左侧32例,右侧26例,双侧6例;文化程度:文盲18例,小学33例,初中以上13例。对照组62例,男性40例,女性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2.35±9.31)岁;原发病:高血压45例,糖尿病14例,缺血性卒中58例,出血性卒中4例;病灶位置:左侧30例,右侧24例,双侧8例;文化程度:文盲20例,小学30例,初中以上12例。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原发病、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病灶位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剂(商品名来士普,丹麦灵北药厂生产西安杨森制药分装)治疗,每天早餐后口服10 mg,连用24周;对照组同时加用安慰剂治疗,每次1片,早餐后口服,连用24周。

1.3 观察指标 由2名对治疗不知情的精神科医生和2名对治疗不知情的神经内科医师,采用HAMD评价抑郁状况,采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评价患者的日常独立生活能力。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24周时采用以上量表评定患者的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HAMD和MMSE评分比较 对2组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24周进行HAMD和MMSE评价。治疗组HAMD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对照组变化不大,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MMSE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更大,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2组NIHSS和FIM评分比较 对2组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24周进行NIHSS和FIM评价。治疗组NIHSS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对照组有小幅度升高,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FIM评分呈逐渐升高,特别是治疗后24周升高幅度很大,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和 MMSE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和FIM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PSD常出现于卒中急性期,与卒中部位存在明确关系,左侧半球、大脑前部、大脑皮层和多发病灶区域好发[3-4],据报道PSD的发病率为20%~60%[5]。国外研究结果显示PSCI发病率为25.4%~71.0%。近期一项研究显示,首发脑卒中的住院患者中视空间障碍者占22.4%,执行功能障碍者占11.6%,记忆障碍者为10.4%,有3.1%的患者存在注意力障碍[6]。PSCI的发病率较高,与PSD常常伴发并相互影响,其共病率为64%~78%[7]。PSD和PSCI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因此,研究有效干预措施成为卒中单元全面管理的重点,这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Berg等[8]研究表明,PSD患者更易发生PSCI,但认知因素并非抑郁发生的独立因素。PSD与PSCI的关系随着卒中后的时间不同也显示出动态变化。Murata等[9]观察发现,PSCI随着PSD患者情绪低落等症状的缓解而改善。本研究应用SSRIs类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PSD合并PSCI的患者,结果显示在治疗24周时治疗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表明抗抑郁治疗能够改善PSC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抑郁状态从而改善PSCI,支持Murata等[9]学者的观点。本研究采用NIHSS 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24周时NIHS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采用FIM评价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24周时FIM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表明对卒中后患者早期进行情感及认知方面的评定和治疗,能够进一步促进卒中患者的康复。郑仁敢等[10]研究发现,对PSD患者采取早期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主观感受。本研究结果与其结论一致。

多数学者认为对PSD患者的治疗应首选药物治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其有效成分为S-西酞普兰,S-西酞普兰与5-羟色胺转运体的异构位点相结合可增加其与基本位点的结合力,延长结合时间,从而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R-西酞普兰与5-羟色胺转运体的异构位点结合后,降低S-西酞普兰与基本位点的结合力,减少结合时间。有研究结果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的PSCI也有较好的效果[11]。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后,其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提高。

蒋丹丹等[12]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明显改善,更加积极乐观地进行康复锻炼,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促进了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的效果更好。表明改善抑郁情绪有益于提高认知功能,而认知和运动功能的改善又有助于减轻抑郁。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24周时采用HAMD、MMSE、NIHSS、FIM评价患者抑郁状态、认知和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独立生活能力,结果发现治疗24周时MMSE和FIM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HAMD和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亦可改善PSCI,促进神经功能康复。进一步提示卒中患者的康复不仅需要针对运动感觉障碍进行对症治疗,还需及早进行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筛查及相应治疗。

本研究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对于SSRIs改善PSCI及神经功能康复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志谢: 感谢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学数据分析研究室对本文统计学的技术指导。)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5):4013-4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0-2010.

[3] 杨海洪.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6):734-736.

[4] 刘勇,姚丽娜,韦建武,等.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探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931-934.

[5] 蒋玲,荣阳,蔡国明,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1):40-42.

[6] Zhang Y,Zhang Z,Yang B,et a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3months after first-ever stroke:accross-sectional study of 5 geographic areas of China[J].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 Med Sci,2012,32(6):906-911.

[7] Verdelho A,Hénon H,Leben F,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after stroke and relationship with dementia:a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J]. Neurology,2004,62(6):905-911.

[8] Berg A,palomäki H,Lehtibalmes M,et al. Poststroke depression:an 18-month follow-up[J]. Stroke,2003,34(1):138-143.

[9] Murata Y,Kimura M,Robinson RG. DOES cognitive impairment cause post-stroke depression[J]. 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0,8(4):310-317.

[10] 郑仁敢,谢作健.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3):318-319.

[11] 陈晓玲.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0):58-60.

[12] 蒋丹丹,彭辰,陆宇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3):76-77.

(本文编辑:许卓文)

2016-08-25;

2017-03-10

李继(1976-),女,河北雄县人,河北省保定市骨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脑血管病诊治研究。

*通讯作者。E-mail: zjxlllzh@163.com

R741

B

1007-3205(2017)05-0589-04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5.021

猜你喜欢

艾司西普兰草酸
从慢性肾脏病综合诊疗的角度看草酸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右旋糖酐对草酸脱羧酶的修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