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7-05-17郭秋兰林静华罗汉媚任银赖文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系统化胃肠功能阑尾炎

郭秋兰 林静华 罗汉媚 任银 赖文华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厚街医院普外科,广东 东莞 523945)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郭秋兰 林静华 罗汉媚 任银 赖文华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厚街医院普外科,广东 东莞 523945)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收治的80例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收治的80例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加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可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

系统化护理干预; 阑尾炎; 腹腔镜; 护理

Systemic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endicitis; Laparoseopic; Nursing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操作简便、恢复好及疗效高等优点,已在普外科中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麻醉、手术持续时间、创伤、腹腔内残留的CO2及患者焦虑等因素,患者术后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仍是常见的并发症,影响其整个康复进程[1]。如何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缓解患者腹胀及腹痛等不适症状,是护理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我院从2016年1月开始,利用系统化护理对普外科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患者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纳入标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或化脓性阑尾炎,无并发症,均行腹腔镜手术冶疗的病例。选取我院2015年收治的80例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2.3±2.1)岁,发病至就诊间隔2.2~48.3 h,平均间隔时间(19.2±1.0) h。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80例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2.1±2.0)岁,发病至就诊间隔2.1~48.0 h,平均间隔时间(19.9±1.2)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行常规护理,主要措施为在围术期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同时密切观察术后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及早下床活动,以帮助其尽早排气,对异常现象进行及时有效处理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从社会、心理、生物全方位角度有计划地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

1.2.2.1 紧张、焦虑 术后患者会因伤口疼痛、恶心呕吐等多种原因导致情绪紧张、焦虑,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原因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同时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等相关问题及时告知患者,并多和患者沟通,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准确、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另外还应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家属熟悉日常护理的事项,更好地配合护理。

1.2.2.2 麻醉、气腹 腹腔镜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术中要建立CO2气腹,麻醉和CO2气腹都可能引起病人恶心、呕吐等,因此,术后在患者没有完全清醒情况下应保持头向一侧平卧,防止发生呕吐物误吸。清醒后改半卧位,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和无创血压监测,氧气吸入2~4 L/min,持续4~6 h,增加血氧浓度,减少机体对CO2的吸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1.2.2.3 腹胀及肩背酸痛 主要是由于腹腔内残余气体导致膈神经受刺激引起,一般发生在术后第1~2天,吸气时加重。给予患者吸氧,并做肩背部及季肋部按摩,鼓励患者床上勤翻身,多活动四肢,并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CO2气体吸收。对于严重肩背部及上腹部疼痛者,可嘱其取膝胸卧位,使CO2气体上升向盆腔聚集,以减少CO2气体对肋间神经及膈神经的刺激,能有效缓解上腹痛及肩背酸胀,减轻症状[2]。

1.2.2.4 腹痛 术后腹痛是常见并发症,易导致反射性肠功能紊乱。首先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类型,分为以下三种:(1)自身性的疼痛:包括创口痛,相关脏器疼痛以及全身性的疼痛。(2)外因引起的疼痛,诱因为咳嗽、呕吐等。(3)肠蠕动性疼痛[3]。护理人员首先教会患者准确表述自己的疼痛,分析原因后作出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尽快消除病因,并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进展,疼痛治疗的效果,使用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此外,可以采用心理疗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缓解患者的疼痛。教会患者改变体位的正确方法,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牵拉,减轻腹部的张力,以减少腹部切口的牵拉痛。

1.2.2.5 饮食 术前术后的禁食对胃肠功能有直接影响,做好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患者如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术后2 h即可给予嚼口香糖,术后6 h开始给予患者喝温开水20 mL,1次/2 h,另外进食少量的流质食物,比如米汤,可达到刺激胃肠道收缩的目的;在术后24 h,患者可以进食一些低脂肪、低糖分的半流质食物,要嘱患者少吃多餐,严禁暴饮暴食。在食物的种类上,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专门的饮食方案,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为主,从而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循序渐进地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避免因饮食不合理而引发的术后并发症[4]。

1.2.2.6 运动 当患者麻醉清醒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及早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的正确方法,鼓励和要求患者达到一定的目标活动量。患者早期活动应从床上运动开始,首先进行躯体活动,之后再进行适当的上下肢活动;直至患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运动量;在手术24 h 后,及时提供移动输液架便于患者在输液情况下下床活动,并指导患者下床前先床边坐5 min,如无头晕等不适,再协助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如走路、散步等,以刺激患者胃肠道反应,帮助患者及早排便排气,使患者及早康复。另外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护理,以加快患者胃肠道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胃肠蠕动。按摩方法为:在患者脐周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摩,在按摩至切口位置时,应自上而下按摩,按摩时间每次为15 min 左右 ,进行2~3 次/d ,直至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正常。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蠕动开始时间、肛门自行排气和排便时间。其中,腹胀指标采用卫生部关于疾病的治疗评定标准[5]:患者腹部膨隆明显,手术切口出现胀痛,严重者呼吸困难为重度腹胀;患者腹部出现膨隆,手术切口胀痛,尚可忍受为中度腹胀;患者手术切口无疼痛感,自我感觉腹中有气为轻度腹胀;患者没有任何腹胀感为无腹胀。腹胀发生率=(重度腹胀数+中度腹胀数+轻度腹胀数)/总例数×100%。(2)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1~3。

表1 两组患者腹胀情况比较 例

h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系统化护理干预正是在这种转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行为指导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内容[6]。阑尾炎是常见病,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常见并发症,并发症发生不仅与疾病本身有关,与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也有关联。如何让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迅速恢复,仅被动地按常规观察患者是否排气来确定胃肠功能恢复是不够的,护士应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对患者进行主动地、系统地护理干预。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和系统化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法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可以看出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几点优势:(1)预防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了专业的饮食与运动指导,使患者逐渐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并学会自我健康管理。(2)系统化护理干预是根据急性阑尾炎患者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护理经验和资料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患者排气、排便,缩短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和患者可进食时间,使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能够尽快得到恢复。(3)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善护患关系,同时也丰富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该护理模式安全、有效,实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周淑萍,柴琼霞,韩慧慧.优质护理对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3):415-416.

[2] 孙建平.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9):1287-1288.

[3] 杨文国,张国栋.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7(5):32-33.

[4] 熊小兰.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72例护理干预探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7(4):328-329.

[5] 张风英.妇产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5):93-94.

[6] 温燕霞,周瑾,林梅兰.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5):10-11.

郭秋兰(1977-),女,广东东莞,本科,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6

B

10.16821/j.cnki.hsjx.2017.09.024

2016-12-17)

猜你喜欢

系统化胃肠功能阑尾炎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