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素养的培养

2017-05-17温鑫华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兴趣

温鑫华

摘 要:初中课程体系中,物理教学因为参加中考成为课程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物理实验教学又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素养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开放性和探究性;选好探究课题是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础;激发探究热情是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关键;有效组织实施实验探究能促进初中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素养;兴趣

新课程改革呼唤高度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验探究是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觀察是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切入点;实验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闪光点;思维是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发散点。初中物理从实验教学入手,将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融于实验教学中,能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呢?

一、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内驱力,是入门的先导。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感兴趣,就需要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设计一些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实验来演示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求知识的情境中去。例如,讨论光的反射折射这一节,可以利用镜子、玻璃等常见的道具,课堂上以一种轻松的话题为切入点,教师可以说:“我们知道,每个人早上起来都会对着镜子洗脸刷牙,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镜子里有一个自己,为什么镜子里的人和自己是左右相反的吗?”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猜想,然后循循善诱,通过课堂上拿出镜子反射太阳光这个基本的实验,解释光线传播的各种物理知识。

二、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

观察是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切入点,新课程提倡学生应该具备初步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使其成为学生的一个基本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通过实验操作获取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借助多媒体影像,将文字、图像、声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实验猜想;通过实验结束后的分组讨论,实验结果的分析,具体的表述实验原理;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物理教学中最新研究动态,扩大知识积累。例如,观察水的沸腾,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让学生观察杯底和杯子的壁,问他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会观察到有小气泡附着在器壁上。接着,让学生继续观察,学生会发现气泡在慢慢变大,再接着会观察到有的气泡可以离开器壁上升了,再问上升的气泡大小如何变化?气泡最终又怎样了?继续观察,看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再观察气泡比先前又有怎样的变化?当水沸腾时,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还变不变?气泡多不多?气泡上升的速度快不快?气泡上升过程中大小又如何变化?上升的气泡跑到哪里去了?问题提出后,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积极地进行观察,通过反复提问、观察,使学生增强观察能力,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提问和思考。

三、让学生自主去设计

在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再到结论的得出与重审,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原则。原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转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还是前面的例子,光沿直线传播这一节有一个很经典的实

验——“小孔成像”。在本章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自主去设计他们的实验方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写在课本上,接着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维,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展开讨论。从各种合理的方法和可行的方案中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案来检验假设的真伪。在设计实验时应考虑: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的实验结果才能验证我们的假设?再把准备好的器材拿到教室,同学分组,分发给他们。开始实验后,教师巡视并随时指导,学生做得积极而认真,做好后根据测出的数据计算。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合作交流是当今世界首选的最佳学习形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等的优势互补,这样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因此,合作交流式实验教学应该为多数教师所青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的讨论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促使学生主动地、开放地学习。同时,它能充分发扬民主,吸引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另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何仙华.科学素养教育在我国初中综合课程变革中的历史演进[J].上海教育科研,2008(3).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兴趣
关于“比较法”教学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