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内外相结合 提高写作能力

2017-05-17田建美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文字习作

田建美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一切学习的基础,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令许多学生头疼的往往是写作。不知道怎样下笔,下笔了又不知道写什么,写了又特别空洞,偏离生活实际又缺少文采,胡乱凑些文字应付了事,导致在考场中不能应对自如,没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高耗低效”,是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教学,现总结一些写作练习方法。

一、大量的阅读积累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能让学生在文字中思索,在文字中成长,在文字中升华。教师可以根据初中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给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去阅读。初一学生可以读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席慕蓉的《槭树下的家》等生动有趣、活灵活现贴近生活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初二的学生读龙应台的《目送》,这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培养学生如何应用文字来表情达意;初三的学生建议读毕淑敏的《幸福的七种颜色》,这本书于寻常中见深刻哲理,语言朴实生动,记录作者探索人生的心路历程。

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指导学生读书。早晨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用诸子百家的经典润泽学生心灵,让学生在琅琅书声的熏陶中感受文学的意境,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阅读课上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励志类小说,用代代传承的名著经典提携学生的志向,开阔他们的视野。

布置课后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读者》《意林》《世界博览》等学生喜欢的读物都可以,可在学习闲暇之余诵读,也可在睡前诵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可速读、跳读,形式不限。读后练笔,把所看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字数不限,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读的方向,带着问题诵读,不至于随读随忘,完全忽视了读与写的

整合。

二、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写作的引领

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地位是其他环节所撼动不了的。只有抓好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充实自我,通过熏陶文学的氛围,陶冶文学的情操,进而引领其步入文学的天地。

1.读写结合,夯实基础

初中教材给每一篇文章都做了字词的筛选,课堂上识、读、说、写同步进行。随文识字,以说促写,共同提高。

2.多种方式,综合训练

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品析词句的同时,注重揣摩各个文学大家的写作手法,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学习并借鉴,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然后让学生以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在不同的训练中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如在《陋室铭》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改写,有的学生写成《课桌铭》,在改写中记录自己刻在课桌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文字。

3.不拘一格,自由抒怀

习作训练课上,鼓励学生打开不同的思维方式,创作不同类型的文章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怀。这种不拘一格的方式,适合让学生用文字来表情达意,形成自己独到的笔法,尽情地在写作天地中漫游。记叙文可以用来记事写人;散文则是让学生的表达形散而神不散;小说可以让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在具体的环境和故事情节。

4.鼓励想象,创意表达

科幻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可以通过虚幻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某些理想、愿望,读者也可从中找到社会生活的迹象。练写科幻作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发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对于提高写作也是有帮助的。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了《未来的世界》《三十年后的我》等作品。

三、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需要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用笔细心记录生活。在写作实践中获取语文信息,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1.留心观察,记录生活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让他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洞察生活的点滴。当学生看到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习作来谴责;看到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鼓励学生写习作来赞美。在生活中发掘素材,流露真情实感。

2.开展活动,体验生活

端午节去敬老院慰问,回来后学生完成了《最有意义的一天》的习作;开展感恩教育班会后,完成了《怀揣感恩之心》的习作;献爱心捐款活动后,完成了《爱心我行动》的习作。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引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收获,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开辟了作文创作的源泉。

3.关注自我,感悟生活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教师引导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反思、感悟,学写生活随笔。不仅锻炼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作文中学会了怎样做人。我所任教的初二学生所写的生活随笔最多的已达到400多篇。

今后我将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找到更适合提高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作文中真正有话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取得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马晓俐.课内外结合的写作模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

[2]马云鹏.课内外结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4(6).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文字习作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