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7-05-17王林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函数教学初中数学有效性

王林

摘 要:随着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在初中各科的教学中越来越强调教学效率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就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有效性做出探讨,讨论在函数教学时,教师应该使用何种教学方式,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關键词: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性

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函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掌控着教学的整个过程,他们决定这一节课如何教学、教哪些内容,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想法进行学习和记忆。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和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数学能力永远都不能增强。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是如何开展的呢?我们可以拿“函数的变量与常量”这一个知识点来进行举例,如果教师一味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常量让学生像背课文一样去记住,那么就失去了数学本身的探究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根据教学的内容去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一来不仅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二、采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早就厌倦了“黑板—粉笔”式的教学课堂,相对而言他们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充满了兴趣,如果教师在进行函数教学时能够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那么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学效率也能够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借图片的形式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图形,使教学更加形象直

观。例如:针对这个题目y=x2-2x-3,当y>0时,求x的取值范围,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计算什么时候x2-2x-3=0,然后再算应该怎样取值的话不仅计算起来繁琐,而且学生很有可能会把取值范围弄反,比如应该的取值范围是x<-1或x>3,而学生会搞错成

-1

三、在函数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经常强调的解题方式之一,在学生没有办法对题目进行准确判定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用笔在纸上根据题目去画出对应的图形,图形出来了,解题自然也就简单了许多。它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着相似之处,但更重要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既能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图形,又能根据图形确定它的数学公式。例如:在函数题目中经常会有这样一类题目:给出了一条抛物线以及其中的三个坐标,公式为y=ax2+bx+c,求a,b,c这三个数的具体值是多少,这就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应用。在函数教学中无论是只知道理论知识还是只会画图形都不能准确地把题目解答出来,如果教师能够在遇到理论知识(例如y=x2+2,当-2

四、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的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都是教师经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函数教学作为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而且有难度的知识点,教师更应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因为函数的题目类型较多、难度不定,教师不可能把遇到的每一道题目都给学生讲解出来,如果把解题方法灌输给学生的话学生又忘记得很快。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类题目的教学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所遇到的题目进行归类、总结,把每个人对函数解题的建议总结到一起,那么教学效率自然也就能够提升很多。很多学生都反映函数实在太难了,题目多变、问题复杂,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所有人遇到的题目、解题方式的建议总结到一起,那么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学生对于函数这一类题目也就不会那么抵触了,而且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愿意表达。

总之,函数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很多教师也对函数的教学感到很“头痛”,无论如何教学总会有一大批学生犯错。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升函数的教学效率呢,又如何保证学生对函数的学习有信心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数学教师有所帮助,也相信我们的函数教学能够越来越有效果,学生都能够准确应对每一道函数题目。

参考文献:

[1]李丽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8).

[2]黄金松.初中函数有效性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3(24).

猜你喜欢

函数教学初中数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