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源寻泉”木刻画》教学案例

2017-05-17赖海兵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探源版画教师

赖海兵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校美术校本课程《“探源寻泉”木刻画》的第1课,融合了美术学科“欣赏与评述”“造型与表现”两个学习领域。以探究温泉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版画学习,引导学生在艺术的“文化学习”和“艺术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体验学习。让学生感知木刻画艺术的特殊语言及其文化美学内涵,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行为素养和审美情趣。

木刻版画是一门集绘画、刻板、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绘画艺术。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木刻版画,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作为美术校本课程,学生通过木刻画创作参与“探源寻泉”活动。用作品呈现“汤家家”:温泉体验第一站、南京古猿人遗址、石窟壁画、明文化村、民国建筑、七坊农家乐等家乡风土人情。汤山历史悠久,底蕴厚重,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传承有序,交相辉映,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世界温泉名镇。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木刻画创作取之不尽的素材。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美术学习,已有一定造型能力。学生十分喜欢操作互动的课堂形式,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但对版画知识了解较少,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范例剖析、教师引导、自主探究,让他们亲身制作并体悟印版效果,为学生今后在印刷技巧方面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做适当的铺垫。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金陵派版画的介绍,了解版画的种类及艺术特点,用自己熟悉的校本文化素材搞创作,扩大和延伸版画学习效果。

技能目标:认识和掌握版画的造型规律,由模仿进而独立创作,完成有创意的黑白木刻作品。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家乡文化的情感,养成讲秩序、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木刻画线条表现技巧、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木刻画的刀法和刀味的合理运用,木刻画作品的审美趣味在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版、刻刀、颜料(油墨)、滚筒、印纸、木刻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提示课题

1.教师展示剪贴纸版画、镂刻纸版画和吹塑纸版画学生作品,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介绍过的版画还有哪些品种?

2.视频展示《窥妻祝香》《乌衣兆梦》等金陵派版画作品,重点介绍金陵陈氏继志斋版画。继志斋所刻的版画,线刻已颇为细致,且基本为阳刻。同时,保留了金陵派早期版画疏朗,以人物活动为主体的风格,是明万历中晚期金陵派版画的杰出代表。

【设计意图】

以学生作品欣赏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课前搜索的资料,激发学生对身边的文化遗产主动探究的热情,对《“探源寻泉”木刻画》教学内容有初步了解。

二、交流互动,范例剖析

1.欣赏名家作品:马蒂斯作品《椅上的桃子》,展示教师转化制作的同图黑白版画。

教师:版画的构思是版画创作的首要环节,具体构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想法。师生共同归纳:版画构图要围绕一个主体,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构成一个较为完整而饱满的画面。黑色形态在构图中起主导作用。构图时还要考虑刀法、肌理的运用等问题。

2.形象转换(构思与构图)

教师展示“汤家家”形象标志(雕塑),介绍其中内含的文化象征意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雕塑“汤家家”的形象元素转换成木刻版画的新面孔“汤佳佳”同学,主题明朗。

教师小结:版画创作要从发生在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一切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从而创作出有趣的造型,使作品有生命力。

【设计意图】

在开始阶段,教师提供范例并做一定分析。本环节以教师转换名家作品形式,让学生大胆尝试版画起稿构思及大色块布局,促进学生认识和掌握黑、白、灰处理方法。

三、辅导刻制,学生初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木板上试一试三角刀和圆刀,讨论刻出的线条有何不同?

刀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不同的艺术感觉。圆口刀给人感觉轻松自然而温和,三角刀善于刻制线条,给人感觉强烈、刺激、理性。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要根据画面的需要

决定。

2.学生将画稿拷贝到版上,用墨涂黑的板面上直接用铅笔转画画稿,也可以画在复写纸上再拷贝在版上。

3.先用三角刀刻轮廓边缘线,再逐步完成亮面。教师介绍起、行、收、转这4个过程刻出来的线条,要求学生准确地把握好用刀的速度和力量。注意用刀安全,左手勿置于刀前。

4.磨印完成:印是重要一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木版上均匀滚墨。如果是用较结实的白纸拓印,可以用木蘑菇等弧形器磨压。在局部拓印滚油墨时要注意不能移动纸张。如一次套印不够理想,可以再加颜料重印,直到满意为止。印刷时要十分细致,完成的作业要干净。

5.简介装裱、签名、保存的方法。

6.作业要求:可以选择流泉廊、足浴亭、碧玉潭等作背景,表现游客在“汤佳佳”同学带领下体验温泉文化的场景。作品要体现木刻画的风格和特点,每一种线条都应有鲜明的刀雕凿痕的味道。

学生作业时,教師不轻易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对于自主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得到要领,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木刻画技法和制作步骤,帮助部分学困生越过画稿或刻版难题,优化学生作业

效果。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优秀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与能力,对学生作品以及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再次巩固本课要点。

五、课程拓展,迁移学习

推选出本班的优秀作品参加全年级《“探源寻泉”木刻画》展示、交流。

将自己的《“探源寻泉”木刻画》木刻画作品制作成藏书票、贺卡等,赠送给在“汤家家”体验温泉的游客。

【设计意图】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继续挖掘学生对版画的兴趣,让学生对身边的温泉文化“标本”进行对应研究,进一步学会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

【案例反思】

1.第一节课后,学生看到自己的处女作面世,那份欣喜溢于言表。通过这些作品,可以传递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和对家乡的祝福。可见,校本课程《“探源寻泉”木刻画》是接地气的艺术活动。

2.为配合课程建设,还需要建立以《“探源寻泉”木刻画》为主题的校园网站,让学生能在网站中全面了解“金陵木刻画”的历史知识、传统作品、现状以及创新情况。利用网站互动式信息沟通平台,组织学生在网上参与课题设计、调查、投票等活动。

3.为厚实“探源寻泉”内容,还可以寻找《“探源寻泉”木刻画》与语文、社会、思品、英语课程教学的结合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黎.版画[M].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吕中元.黑白图形构成教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02.

猜你喜欢

探源版画教师
版画作品选登
最美教师
剖析错解 寻根探源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对一则经典史料的探源与质疑
圆我教师梦
“草马”探源
寻根探源访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