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17-05-17姜华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氯酸钾木条烧杯

姜华

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阵地,如何设计有效的化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增强团队意识,体验成功和快乐,提高科学素养,我把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情境的设计在教学中非常重要,一个新颖别致的设计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去伪存真看到本质的东西。例如:在讲授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时,我增做了镁条燃烧的实验,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学生看到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我在这时提出以下问题:这个变化是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是化学变化,我让学生思考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有白色粉末生成,并指明白色粉末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追问这个化学变化中有物理变化吗?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回答有物理变化,再追问哪部分变化是物理变化?学生分析后认为镁条由长变短、由大变小是物理变化,再问所有的化学变化中都有物理变化吗?并举例说明,因为所有的化学变化中都有原物质越来越少新物质越来越多的过程,这种物质量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围绕一个小实验的设计,通过递进式的提问,再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的观察,透过现象对化学变化本质的分析,认清化学变化中量变的积累过程,突破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这一难点。在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除了书上的实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石棉网上放一堆氯酸钾、一堆二氧化锰,两者是三比一的比例,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氯酸钾,发现火星闪烁但木条不复燃,学生分析出氯酸钾受热可放出氧气,但氧气的量少,所以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接触二氧化锰,发现无变化,学生分析出二氧化锰受热不能放出氧气。把两堆药品混合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度加快了,这样学生很明了地理解了催化剂的作用,这个难点得到了化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和水反应是一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滤纸条一半保持干燥,一半用水濕润,把滤纸条放到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一会发现湿润的一半变红,干燥的一半不变,学生分析滤纸变红是因为有酸性物质产生,酸性物质的产生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有关,所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好的化学实验情境设计不仅可以突破知识的难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活学活用。例如,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这个知识点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先演示了书上的演示实验,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倾倒水然后震荡,塑料瓶向内凹陷。学生在观察这一实验后,我向学生提供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和水,要求学生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学生通过讨论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获得身体力行的体验,培养了团队的合作意识,求异思维得到了锻炼,体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燃烧与灭火这节课我也有亮点的实验设计,我点燃高矮两根蜡烛,让学生猜想用烧杯扣下去哪根先灭?还是一起熄灭?学生讨论做出猜想,极少数认为高的先灭,大部分认为矮的先灭,有的认为一起熄灭。分组汇报猜想方案猜想的根据,学生实验演示,和猜想不符的,重新调整思路,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补充说明:向装高矮两个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与本实验的现象不同,

一个是二氧化碳从下部充满烧杯,一个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从上部充满烧杯,看似相似,实则不同,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物质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会向上升,如果起火后逃生,应降低重心,匍匐前进。这个实验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会辨析。

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设计,永远是为学生服务的,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化学基本操作这部分内容比较零散,虽然简单但要求掌握的部分却非常细致,我先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做小老师到前面讲解演示,给予学生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了使学生广泛高效地参与学习,我还在授课中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在讲解化合价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分组比赛背化合价口诀、书写化学式、标化合价、打分评比。那几节课上得特别有朝气,几乎是全员参与,小组成员齐心合力,同心同德,生怕给本组失分。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有趣的故事将学生带入情境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讲解硫酸铜这种盐时,我就讲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打仗,将士误服含硫酸铜的哑泉之水,后得高人指点,用石灰水解毒的故事,学生听了故事,对石灰水解毒颇感兴趣,特别想弄明白硫酸铜和石灰水之间的反应,得知解毒的秘密。这样的设计无疑触动了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打造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岩.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郭春芳.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

猜你喜欢

氯酸钾木条烧杯
特别的“冰袋”
探究催化剂的作用创新实验设计
鲁班锁玩法大解密
氯酸钾三级红外光谱研究
钉铁钉
氧气分子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