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力行之中学地理课外活动探究

2017-05-17胡丹瓈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课外探究

胡丹瓈

如何让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开阔的社会,身体力行地去体验、品味复杂的人地关系呢?多年的实践发现,在课堂地理知识与社会环境的结合为大主题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不同小主题的地理课外探究活动,不失为贯彻地理新课改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还能拓宽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能力素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环保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这是一个地理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试就这一课题浅谈一下自己的具体探究实践。

一、学生自愿性参加

在地理课外探究活动中,尊重学生选择,引导学生自愿参加非常重要。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活动,可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在实施时形成了双道活动型,即普及型与科技型。前者最好以年级为单位,争取学校各部门的配合,选择活动指标时,要充分注意趣味性和科学性,如,利用春秋游机会组织学生参观我市地震台和污水处理厂等;后者宜在學期初,以班级为初始单位,学生自愿报名,然后再以校级为单位,对报名者进行挑选,成立骨干活动小组,定期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例如我校的地理天文兴趣小组,就是在全校范围内,先班级内报名然后校内选拔,定期在我校天文台举行观流星、看月食、绘星座趣图等一系列活动。

二、教学与活动相协调

这点是指地理课外探究活动,要与相应的理论学习相衔接,

实现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这一原则要求地理课的教学内容要与相应的课外活动同步进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中去。同时,要求在开展课外专题实践活动时,教师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使实践活动更有针对性、指导性,并能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分析的升华。如,我们在学习到等高线地形图有关水库选址部分时,组织学生到附近水库开展参观调查活动

时,找到当地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水库基本的水文特征和周围地形分布,调查水库的综合利用情况和坝址位置等,紧紧抓住了地理水文、地形等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交会点,及时策划安排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形成课堂内与课堂外、知识与能力、学生实践为主与教师指导为辅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这样,我们就可以真实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例如,有一个地理活动小组选择了在最近的雨天,安排了内容为测定雨水pH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空饮料瓶改制为雨水收集器,采集雨水样品,观察状态,测定降水量及雨水pH,并辅导学生把开展活动的方法、步骤、问题、结论等写成调查小论文。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亲身体会了降水量的如何测定,以及“酸雨如何形成、酸雨的危害及测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呼应,使学生形成“结果分析→探究原因→规范环境保护行为”的良好习惯。

三、结合地域开展活动

地理课外探究活动,要充分挖掘当地实际的活动素材,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开展活动。这是“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等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实践这一原则,既能使学生在了解家乡的过程中,培养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又能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当地环境问题提出有益的看法和思路。同时还能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使学生的劳动果实获得社会的承认,学生环保意识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大大增强,形成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如,我指导了高一学生地理兴趣小组1个月的调查研究,《你不知道的塑料瓶》《关于桂林市“马路市场”抽样调查报告》等课题获得区级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大赛二、三等奖。

四、热点时事时效性

地理课外探究活动中,还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及时组织相关活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节水周”“世界人口日”“植树节”等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各种纪念日,开展地理环境科技活动、宣传活动、文艺活动、公益活动及摄影、手抄报、废物制作竞赛等活动,把纪念日里全社会的环境教育氛围带到活动中去,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当前世界、国内和身边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事件,组织有关活动,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在活动中保持高昂的兴致。如,结合我市漓江每年洪水期以及水葫芦泛滥某些支流的问题、今年梧州地震桂林市也有明显震感等,及时组织相关的知识宣传活动以及小论文、网络下载环境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畅谈解决的办法和途径,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思考。这些地理小组活动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总之,身体力行的地理环保课外探究活动,如与地理课堂教学能够充分相结合,两者如能相辅相成,是深化地理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地理教师继续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课外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课外活动类作文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