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护士护理风险的防控

2017-05-16文芳

医学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风险防控

文芳

摘要:护士护理不同于家庭、社工及其他家政人员的护理,具有更强专业性、职业性。护士护理中会因护士自身原因、科学技术原因和医院管理原因会对患者、医院及其他主体带来一定损害。实践中,应加强护士护理风险警示教育、构建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强化职业险制度以避免和减弱护士护理风险。

关键词:护士护理;风险;防控

护理风险是指护士在合法执业活动中,因护理工作及岗位原因可能面临的法律纠纷、道德争议和安全暴露的风险。简言之就是在护理工作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责任和风险不断增多,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护理风险无处不在,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及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加强监管,督促护士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增强法律意识,善于观察,共同防范不安全因素。并加强对护士的教育、指导和检查,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业务技术能力,从而维护了患者的权益,保证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要不断的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意识,控制护理风险的出现。

1.护士护理风险的特点

1.1直接性 护理是一线工作,直接面对患者及家属。因此容易发生护士护理风险,现场呈证。实践中,基于护理是护士和患者直接发生的行为,其风险一旦发生,技术回旋余地很小,责任也已于明确。

1.2可控性 护士护理是医疗过程中的局部性行为,是辅助性行为,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但通常并非决定性作用。护理中出现意外,若发现及时,则比较容易控制。護理中,护理人员、被护理人员以及主治医师都可能发现护理问题,及时纠正,则能够避免损害的进一步扩大。

1.3职业性 护士护理属于专业护理、职业护理,不同于家庭一般护理,是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的医疗行为。护理是医院的重要工作,由护士具体承担,护理风险属于职业风险,一旦发生,医院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护士护理风险的形成原因

2.1护士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 作为护士除应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外,应当对于实施到患者身上的每一项护理操作可能产生的风险有预见性。在临床工作中,因为经验、知识面、个人思维方式等因素影响,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参差不齐,对于护理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不正确,增加了纠纷隐患。

2.2护士告知不到位 患者缺乏对于医疗科学知识的了解,进入医院治疗后认为医生是万能的可以医治一切病例,具有过高的期望。医生的治疗没有达到患者的预期的时候,患者和家人通常会采取极端行为来讨要缺乏到了临床护理阶段,护士常常被告知不到位,如B超检测、采血、手术前没有告知禁饮食等现象常有发生,这使得患者的治疗和检测得到延误,手术不能如期进行,埋下了纠纷的隐患。

2.3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护理记录可以做为医生诊断、治疗的依据,同时具备法律效应。护理文书要求书写字迹清晰,不得涂改,内容客观真实。因此,护士对于护理文书的书写必须遵循及时、准确的原则,以便可以在出现医疗纠纷时客观真实的反映整个护理过程。在实际的工作中,繁重的工作与法律意识、责任心的缺乏,使得护士填写护理文书不规范,随意性大,如:写错患者姓名、年龄、床号;生命体征的填写与测量数值不符;处理医嘱未签名;病情记录潦草等,增加医患纠纷的风险。

2.4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缺乏有效评估,分析与判断能力较欠缺。急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年轻护士多认为疾病的转归是医生的责任,护士只需要执行医嘱。其实在临床工作中,如果护理人员不能运用专业知识,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病情进展,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则会造成病情的延误。伴随着患者生理机能的下降,其心理也会产生沮丧、焦虑、忧郁等变化,此时护理人员如不能准确的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及判断,往往也会增加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

3.护士护理风险的防控

3.1强化护士法制观念 医院应该积极的组织和引导护士学法、知法和懂法,让护士意识到自身的操作风险带来的法律后果,要从法律的认识上理解自身职业的权利义务和职责,要了解患者具有的权利,提升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正确的护理。

3.2加强沟通履行告知义务 据调查资料证明,患者满意率50%来自服务性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同时,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很多医院存在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的现象。繁重的护理量让临床护士缺乏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的时间与精力,而良好的沟通是优质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护士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尤其是做特殊操作时,提前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患者和家属,向其耐心解释操作的目地、注意事项,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降低护理风险。

3.3加强管理职能,强化执行意识,提升执行力,执行力简单来说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目标。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通过一系列对护士科学合理的管理,强化其执行意识,使其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主要措施有:强化风险培训、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分层分组管理等措施。

3.4加强护士业务技能、法律法规及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提升低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始终将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心理学知识,能指导护士怎样做合情合理合法,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医院的继续教育涉及的面应更加广泛,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才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变化,正确分析判断及处理。提升护理人员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是降护理风险的必要措施。

3.5护理文书记录及时、准确和完整护理文书做为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出现医疗纠纷时,患方有权利要求封存复印,因此,做为法律依据,护理文书的记录必须要准确、及时。如写错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可能导致核对不清,出现打错针、发错药的护理差错;生命体征记录不实,不能为医生的诊断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则会延误病情及抢救,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诸如处理医嘱未签名、字迹潦草等问题也会成为护理纠纷的导火索。因此,护理人员认识到文书记录的重要性,认真学习规范的文书记录方法,保障患者利益及自身权益。

猜你喜欢

风险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慢病防控 接下来的10年怎么做
慢病防控一刻也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