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社会福利视角下破解农村养老模式困境的思考*

2017-05-16任荣亮

山西青年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敬老院居家养老

任荣亮 徐 雪

1.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积极社会福利视角下破解农村养老模式困境的思考*

任荣亮1**徐 雪2*

1.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等问题,我国农村地区开展了养老服务建设方面的实践。通过深入到河北、河南、安徽三省进行养老现状的实地调研,深入掌握三地区养老服务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介绍了互助幸福院、光荣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种养老模式,并从基础设施配备、建设成本、入住条件、运营收支情况和创新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农村地区养老机构面临的资金保障后劲不足和养老机构门槛高等困境,从吉登斯积极社会福利理论出发,论证积极社会福利理论可为破解农村养老问题提供源动力、提供发展战略和发挥凝心聚力作用,进而为找寻一条破解农村养老机构困境的出路提供思考。

农村;养老模式;积极社会福利;吉登斯

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村养老服务建设方面发展落后,“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而且功能不完善、服务项目少、质量效益低、可及性差。”加之农村是重要的劳务输出地方,农村地区的留守孤寡老人数量也相对较多,养老供需矛盾突出。而如何破解农村养老机构发展的困境,妥善安置解决农村地区孤寡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认真妥善思考解决。

一、我国农村地区破解养老问题的三种典型举措

(一)互助幸福院

互助幸福院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实践的典型代表,是为了解决农村年满60岁以上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通过老人的自我管理与相互帮助,来实现共同抱团取暖养老的目标。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互助幸福院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肥乡县针对该地区农村孤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数量日益增多等问题,按照“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模式,将闲置的学校进行翻修改建,让农村地区的五保独居老人、孤寡留守老人集中居住,共同互助养老。

(二)光荣敬老院

光荣敬老院是政府和村集体为了解决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人养老问题,通过集体保障其吃、穿、住、暖、葬,来实现兜底式保障养老的目标。而河南罗山县竹竿镇光荣敬老院在院办经济和自我管理方面具有一定创新之处。目前该院“自我管理、以副补院”的成功经验,得到了肯定及嘉奖,被誉为“罗山模式”。

(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巩固居家养老基础性地位的重要实践,是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形式。河南省信阳市齐营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于2012年6月试运行,拥有完善的养老设施、温馨的宜居环境和专业的护理人员,它以家庭为单位,以居家养老中心为平台,通过政府投资建院,招募服务护理人员,为适龄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集中入住服务和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二、三类型养老模式的对比分析

为深入掌握前屯村互助幸福院、竹竿镇光荣敬老院、齐营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种养老模式的创新经验,本文从基础设施配备、建设成本、服务对象和入住条件、养老院收支、创新性分析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基础设施配备情况

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目前的三种养老模式生活设施基本齐全,室内生活设施也相应齐全,说明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一定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能够满足入住老人的生活所需,部分还结合行动不便等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增加了“一键通”智能呼叫系统,充分体现了养老服务建设方面的人性化、贴心化。同时,基础设施方面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建设成本情况

从三种养老模式的建设成本情况表来看,幸福院、敬老院、居家服务中心属于公益范畴的福利事业,目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村集体进行补贴。互助幸福院、敬老院还可以利用一定的社会慈善捐赠和福利基金。互助幸福院和光荣敬老院对闲置房屋进行了二次利用,发挥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了前期的资金投入。从风险性来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风险性最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见表2-1)

(三)入住条件

关于入住条件,互助幸福院和光荣敬老院对老年人的入住条件限制大,只有符合条件的老人,经过申请才可以入住。在入住愿望上,老年人对入住互助幸福院的愿望在三种愿望中最强。(见表2-2)

(四)运营收支情况

在运营收支方面,幸福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支出较少,收支风险小。敬老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财政拨款,但是竹竿镇创造性地发展了庭院经济,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培植经济增长点,实现以副补院功能是该院的特色之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入住老人缴费是主要收入来源,同时需要财政拨款、村集体补助,运营支出需自付,收支风险较大。(见表2-3)

(五)创新性分析

前屯幸福院创新之处在于:(1)“老人住得起”。老年人只需从家中带米、面、油和衣服等生活用品,水、电、暖等由村免费提供,降低了老人的养老成本;(2)“村集体养得起”。互助幸福院主要利用学校等村集体闲置住房或场所新建、改建、租赁而成,投资较小,村集体能够担负幸福院的日常开销;(3)“政府扶得起”。县级财政除在互助幸福院建设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外,能够支付起老年人每人每年的生活补贴。

竹竿敬老院创新之处在于:(1)发展庭院经济,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副业补充养老院日常开支,增强老人“自我造血”的能力。(2)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增强老人主人翁意识。敬老院制定了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让五保老人参与制度建设、制度实施、制度监督、卫生清洁等事宜。

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创新之处在于:(1)以居家养老中心为平台,以社会服务为依托,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2)整合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工作者、村民爱心志愿者的力量,建设社会化服务网络平台,满足老人多样化需要。

表2-1 三种养老模式建设成本一览表

表2-2 三种模式入住条件一览表

表2-3 三种模式收支情况一览表

三、农村地区养老机构面临的困境

通过上述对三种养老举措的对比分析,结合实际调研过程中的总结,发现农村地区养老机构面临以下困境:

(一)资金保障后劲不足,影响长远发展

经过调研发现,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村集体经济来保障互助幸福院、光荣敬老院的建设及运行是不行的,我国财政增速的放缓势必会影响国家对养老服务建设方面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村老年人事业盈利性和责任性模糊,导致一些社会力量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关注度较低,资金支持乏力。随着农村老年人数增加,互助养老、五保养老所需的资金需求逐渐增大,而注资主体的不稳定性必然会影响农村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二)养老机构门槛较高,条件限制明显

目前互助幸福院不允许普通老人(身体健康,双方均在)入住,互助养老的惠及面较小,只是满足了孤寡老人的养老需求。只是关注了入住老人简单的生活照料需求,对精神生活和心理问题的关注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收费高,农村老人无能力入住,存在供需矛盾。

四、吉登斯积极社会福利理论对破解养老模式困境的启示

破解农村养老模式的困境,可以从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中借鉴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以超越西方左右派之争,标榜走“第三条道路”的吉登斯社会福利思想对指导农村养老模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登斯所说的“第三条道路”的总目标就是,帮助公民在这个时代的变革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无责任即无权利,为农村养老模式提供源动力

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方面,国家具有一定的责任,执行对弱者保护的方针,但这种权利不应当被看作是不附带条件的,享受权利要履行义务。老年人通过承担对其他弱势老人进行相应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帮助,可以获得一定的养老资源和服务。这是基于履行责任基础上享受到的权利,也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源动力。

(二)建设社会投资型国家,为农村养老模式提供发展战略

吉登斯强调建设社会投资型国家,本质上是为了激发并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变消极给予为积极参与,变负担为资源的一种社会统筹战略,将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团结与竞争等目标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政治框架之中予以考量。要寻找时机变“风险”为“风险资源”,注重利用风险资源,把风险看作是催人上进的动力,将老人资源进行整合,配合相应的价值目标,鼓励老年人以主动精神去承担养老责任,从而使目前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充满生机和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多元化力量的参与,为农村养老模式凝心聚力

从积极社会福利出发,农村的养老问题牵动着社会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枢神经,需要政府、集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和共同承担。

1.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台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和方案,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障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建立科学、高效、合理的老人养老保障网络。政府应该明确农村养老机构与市场主体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一味依靠财政拨款兴建养老机构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2.村两委在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要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党组织、村委会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资源和优势,加强与其他先进村的学习交流,发挥本村的集体经济,通过集体经济的补充作用来为养老院的建设筹集资金。如通过“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工作,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提高本村的经济实力,增加本村人民的收入水平。

3.社会力量在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要发挥补充性作用。通过建立配套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适当利用政策鼓励企业组织慈善力量、志愿组织等参与到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农村养老市场大,养老服务业发展空间大,养老服务需求大,可通过相关政策,允许一部分企业资助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在兼顾利润和公益的条件下,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五、结语

美国学者罗伯特·哈维格斯特(R.Havighurst)的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只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主人翁作用,应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建设中去,为破解农村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赵秋成.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1.

[2]郑功成,编.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379.

[3]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120-122.

[4]张广利,编.社会保障理论教程.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8.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土地流转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52120184)。

任荣亮(1991-),男,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福利与救助;徐雪(1992-),女,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D

A

1006-0049-(2017)11-0017-03

猜你喜欢

敬老院居家养老
养老生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敬老院的微笑
爱心送到敬老院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