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2017-05-15杨丽超

关键词:持续性疼痛感被动

杨丽超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杨丽超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目的探讨对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患者实施持续性被动运动(CPM)锻炼联合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CPM锻炼,观察组给予CPM锻炼+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47%,显著高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患者实施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以及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得到更好恢复。

膝关节损伤;CPM锻炼;护理;膝关节功能

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须长时间进行固定,患者长期无法进行有效的功能运动锻炼。因此,多数接受该种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术后骨折愈合均会受到一定影响,且患者膝关节会出现一定功能障碍,这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严重影响[1]。术后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对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患者38例实施CPM锻炼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后,总体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7.5±2.3)岁。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8.1±2.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CPM锻炼。患者局部疼痛得到缓解,创伤炎症完全消失之后,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CPM锻炼。通常选择于术后术后第2周指导患者进行CPM锻炼。患者保持平躺,将下肢放置在CPM机上,穿好固定鞋,外展角度为10°左右,大腿、小腿均固定于CPM机上,取中立位,将足尖朝上。以膝关节屈曲角度作为根据,对机器的活动度进行合理调整,初始活动度设置为0°~30°。锻炼期间,将患者关节活动度、患者自我感受情况作为根据对活动度进行合理调整。CPM锻炼持续治疗时间通常为2~4周,活动范围增加约10°/d,持续锻炼1个月。完成锻炼后对患者实施冷敷。通常给予患者30min的冰袋冷敷,促进患者疲劳感、局部炎症性反应得到有效减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康复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为其讲解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介绍康复锻炼的方法、效果等,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提高患者配合度。②加强功能锻炼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骨折、膝关节僵硬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估。在实施功能锻炼前、后,均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护理人员主要主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踝泵运动,膝关节屈曲、伸直训练等。同时,护理人员还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练习,保持仰卧姿势进行膝关节屈曲锻炼或空中蹬腿锻炼。以患者骨折愈合作为根据,对关节周围软组织、股四头肌实施揉、推、拿等多种松动手法,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膝关节负重主动屈伸功能锻炼,锻炼2次/d,20 min/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6个月,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弯曲度>120°,患者能够在地板上盘腿坐,日常活动、生活均无疼痛感,可存在沉重或疲劳感;良:弯曲度为90°~119°,患者能够正常上下楼梯,开始活动或步行距离较长时会产生轻度疼痛感;一般:弯曲度为60°~89°,患者能在平地正常行走,但行走时存在明显疼痛感,休息时疼痛感可得到缓解;差:弯曲度为30°~59°,患者能正常拾起地板上的物品,活动及负重时疼痛感强烈,且存在自发痛;极差:弯曲度为<29°,能够正常上下楼梯距离为5 cm,安静、活动时均存在持续性,程度强烈的疼痛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接受相应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4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5.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3 讨 论

诸多临床研究结果均已显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持续性被动运动(CPM)锻炼,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缓解肿痛,同时还可有效预防术后关节粘连发生,使受损软组织、软骨得到更好修复,增强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进而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2]。在膝关节损伤术患者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同时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3]。CPM锻炼为一种被动锻炼,同时通过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主动动能锻炼,主、被动相关结合进行锻炼,可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周围肌肉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促进肌力得到更好提升,同时可促进淋巴液回流、静脉血液回流、肢体血液循环得到有效加快,进而降低术后血栓形成风险,提升膝关节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康复合理,可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1] 蔡玉霞.CPM机锻炼结合康复护理对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的临床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5,14(28):470-481.

[2] 胡燕娜,谭颖微.早期功能训练指导预防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4,07(27):418-419

[3] 王玉馨.康复训练结合临床护理在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2(13):161-16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687.4

B

ISSN.2096-2479.2017.01.165.02

猜你喜欢

持续性疼痛感被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更绿色和持续性螯合剂GLDA及其应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