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期随访对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5-15吴剑影叶倩雯邵志梅李祥仁

关键词:定期复发率量表

吴剑影,叶倩雯,邵志梅,李祥仁

(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3)

定期随访对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剑影,叶倩雯,邵志梅,李祥仁

(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3)

目的针对临床上抑郁症(depression)治疗往往偏重于急性期的药物治疗,而对抑郁症残留症状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当患者三低症状消失或减轻时患者家属也会觉得病人完全好了,强烈要求出院,更无从认识抑郁症的残留症状对患者及家人、社会造成的影响,并预示复发的可能性增加这一现状,探讨定期随访配合社区护士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抑郁症残留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工作多年有经验的护士、心理咨询师、管床医生定期随访、采用特异性的心理疏导、认知疗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配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采用问卷对随访中发现的现象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残留症状,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复发率。尽可能的使患者全面康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定期随访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配合药物治疗,对控制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实现抑郁症全面康复取得了疗效,值得推广。

定期随访;抑郁症;生活质量

对部分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进入恢复期后,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出院后定期随访,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部分残留症状得到改善,从而在减少患者复发率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2月重型抑郁症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20~45岁,所有诊断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发现有部分疗效的重症抑郁症患者中(治疗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8~18分)有40例存在焦虑、睡眠障碍、抑郁状态等残留症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25±3.56)岁,平均病程(2±3.6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3.25)年;均正常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25±1.33)岁,平均病程(2±3.7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3.88)年;均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所有参与测试的工作人员包括社区健康教育护士,均经过统一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本研究工作。研究组作针对性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和社区护士的健康指导;对照组只施行服药等的管理,不进行其他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2周、随访6个月对残留症状、生活质量、工作能力等进行对比。一年后观察两组病人的复发率。

1.2.1 问卷调查: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检验分析患者的残留症状的危险因素,然后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SF-36)[3]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4]分别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SF-36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况(GH)、躯体疼痛(BP)、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等8个方面。

2 结 果

2.1 两组随访后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SF-36和SDSS总分在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心理指导12周和随访6个月时比较,睡眠障碍、焦虑、烦躁不安、抑郁状态等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残留症状与生活质量观察对比效果分析(±s)

表1 残留症状与生活质量观察对比效果分析(±s)

注: 与入组时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残留症状与生活质量 组别 n 入组时 入组后焦虑 观察组 20 3.77±1.64 1.58±0.73**对照组 20 3.61±1.52 3.49±1.64睡眠障碍 观察组 20 0.41±0.19 0.13±0.06**对照组 20 0.45±0.21 0.49±0.23人际关系不和(烦恼) 观察组 20 0.72±0.34 0.18±0.07**对照组 20 0.68±0.32 0.64±0.29烦躁不安 观察组 20 0.79±0.31 0.67±0.27*对照组 20 0.71±0.34 1.18±0.55**疲劳感 观察组 20 1.46±0.71 0.87±0.42对照组 20 0.78±0.36 0.83±0.39内疚感负罪感 观察组 20 0.48±0.23 0.17±0.08对照组 20 0.16±0.07 0.15±0.06工作能力 观察组 20 2.12±0.31 2.26±0.58对照组 20 2.23±0.48 2.96±0.45自尊与积极的感受 观察组 20 2.18±0.35 2.27±0.55对照组 20 2.21±0.33 3.00±0.29性生活质量 观察组 20 2.36±0.59 2.45±0.64对照组 20 2.39±0.29 2.96±0.35休闲娱乐活动的参与 观察组 20 1.98±0.32 2.05±0.80对照组 20 2.01±0.31 3.02±0.32

2.2

一年后观察组抑郁症患者出院后复发率相对降低了20%。而临床管理为治疗手段的对照组的复发率则为80%。符合国外的相关报道[3]。有一定临床意义。不同的复发率当然与残留症状的轻重和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反之,通过改善残留症状或防止残留症状加剧,能减低抑郁患者复发的风险。

3 讨 论

随访过程中,社区护士配合医院经验丰富的护士、心理治疗师配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结合患者的心理评估情况,与患者共同制定心理疏导方案;让患者自我监督。渐进性改变内疚感负罪感等的情绪反应。

社区健康教育护士可变采取放松训练、角色扮演、检验假设等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行为训练。通过练习来改变错误的认知、态度。鼓励患者多与他人接触。并辅以轻音乐放松病人情绪。针对不同的家庭背景与家属共同制定家庭干预模式。

定期随访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配合药物治疗,对控制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实现抑郁症全面康复取得了疗效,值得推广。

[1] Fava GA,Fabbri S,Sonino N.Residual symptoms in depression:an emerging.therapeutic.target.Prog.Neuropsychopharmacol.Biol Psychiatry,2002,26:1019-1027.

[2] 刘 晓 鹏 王 飙 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治疗以及对抑郁复发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4)ournal of Psychiatry.2009.Vol 22. No.4 1009-7201(2009)-04-0318-03.

[3] 张作记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第一版.北京:中国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45,255,206,222,225,54.

本文编辑:刘欣悦

R749.4

B

ISSN.2096-2479.2017.01.139.02

猜你喜欢

定期复发率量表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