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的围术期护理

2017-05-15牛爱君

关键词:滑膜围术囊肿

牛爱君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外科门诊换药室,山东 菏泽 274015)

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的围术期护理

牛爱君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外科门诊换药室,山东 菏泽 274015)

目的探讨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髋关节滑膜囊肿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在围手术期予以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患者的手术效果。

髋关节滑膜囊肿;股静脉回流障碍;围术期护理

髋关节滑膜囊肿是滑膜囊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1-2]。髋关节滑膜囊肿发展严重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股静脉回流障碍,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为髋关节滑膜囊肿切除术。为了探讨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本院选取行髋关节滑膜囊肿切除术治疗的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患者5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此类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均为单侧发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6例。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7.8±9.3)岁,其中男15例,女11例。发病位置:左侧13例、右侧13例。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7.3±10.1)岁,其中男14例,女12例。发病位置:左侧12例、右侧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位置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病情评估、指导其完成相关检查,术中配合医生操作,及时、准确传递各种手术用品,术后妥善安置患者,并监测其生命体征,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透气性良好、整洁度好等。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与其积极沟通,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平时多予以鼓励,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并嘱家属也投身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多给予患者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饮食指导,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指导患者要绝对卧床、给予其心电监护,将患肢制动,适度抬高,同时给予患者抗凝和微循环调节治疗。(2)术中护理。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多安慰患者,有效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改变情况,出现问题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3)术后护理。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位,将患肢制动,给予适度的下肢按摩,由于手术操作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动脉壁内膜损伤和静脉壁内膜损伤,为了避免血栓生成,可给予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例如低分子肝素钙,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5天后可改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告知患者术后要开展适度的下肢活动,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要久坐和久站,还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出院时还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出院指导,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到院复查,按时用药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患肢水肿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效果比较(±s)

组别 n 患肢水肿消失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 26 12.7±1.8 7.9±1.1观察组 26 10.3±1.2 6.7±1.0 t 5.341 5.794 P 0.037 0.033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 [n(%)]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髋关节滑膜囊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病症,主要的诊断方法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中高频超声较为常用[3-4]。目前髋关节滑膜囊肿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但可能与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反复刺激有关。在发病初期,髋关节滑膜囊肿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随着病症的进一步发展,机体腹股沟区和股三角区静脉受压明显,可造成不同程度的静脉回流障碍[5],而影响肢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影响患者的预后。

临床治疗髋关节滑膜囊肿致静脉回流障碍的有效方法为手术治疗,而常用的手术方法为髋关节滑膜囊肿切除术。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在髋关节滑膜囊肿致静脉回流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进一步提高髋关节滑膜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治效果果,可显著改善肢体的生理功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还可大幅降低多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6]。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饮食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耐受力,还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实施用药护理,可以确保患者治疗的有序进行。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患肢水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患者行髋关节滑膜囊肿切除术治疗时,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效果,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围术期护理干预是安全有效的,引发下肢麻木伴功能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疼痛感等并发症更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围术期护理干预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与肯定,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杜庆山,谢占宇.CT诊断关节滑膜囊肿5例分析[J].医药世界,2009,11(3):72.

[2] 王立峰,徐三中,林向进.髋关节滑膜囊肿病因及诊断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骨伤,2010,23(4):271-274.

[3] 柳展梅,鄂占森,张 颖,等.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周围滑膜囊肿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3):7144-7146.

[4] 刘旭林,王 华,牟仁琪,等.膝关节滑膜囊肿的影像学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2):234-237.

[5] 翁润民,胡景阳,张俊斌,等.耻骨肌腱鞘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一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2):1060.

[6] 耿盛男,闫莎莎,连娟琦,等.髋关节滑膜囊肿致股静脉回流障碍的围术期护理[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6):486-487.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1.061.02

猜你喜欢

滑膜围术囊肿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