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

2017-05-15李勇勇周志娟夏兴芬

关键词:尿毒症依从性血液

李勇勇,周志娟,夏兴芬

(山东省安丘市市立医院,山东 安丘 262100)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

李勇勇,周志娟,夏兴芬

(山东省安丘市市立医院,山东 安丘 262100)

目的分析与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个性化、人性化的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在干预前后SAS以及SDS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显著要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其依从性要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积极作用。

护理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

临床上将人体肾功能发展不全、肾功能障碍恶化发展到严重阶段时,因机体代谢物蓄积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情况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紊乱出现的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称之为尿毒症。它是慢性肾衰竭以及各种晚期肾病的总称。该病难治愈,致死率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就现有临床治疗方式而言,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治愈方式,目前主要是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以维持患者生命,但是由于我国现有医疗体制以及医保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这一治疗方式往往会对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治疗成本较为高昂,进一步加剧了影响的程度,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障碍[1]。由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所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实施干预措施,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5.3±5.2)岁,平均患病(4.5±1.2)年,男35例,女15例。并根据患者选取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进行患者健康宣传。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建立好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倾听和了解其需求以及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指导[2]。

1.2.2 加强饮食与运动指导: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其饮食必须要清淡、低脂、少盐,并且也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指导,并且在运动后适当的补充相应的蛋白质[3]。

1.2.3 加强健康宣教:要积极开展相应的健康讲座,让患者了解目前症状本身是能够借助于合理的治疗措施与减轻自身的痛苦。

1.3 观察指标

主要是对患者焦虑、抑郁以及依从性三方面进行评价和判断。

1.4 疗效评定

采用抑郁情况主要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情况主要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4]进行抑郁和焦虑的评价。依从性的评价,将其分为三等级:①较好:患者能够较好地配合治疗;②一般: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时可以按照医嘱、有时则需要在医生和护士的督促下进行;③不依从:患者非常不配合现有的治疗,并且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与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目前对照组在干预前后SAS以及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在干预前后SAS以及SDS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显著要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护理前SDS 护理后SDS 护理前SAS 护理后SAS对照组 30 66.3±2.7 62.4±3.6 63.3±2.5 61.7±2.3治疗组 30 66.2±2.8 56.6±2.8 60.9±1.8 54.6±1.4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患肾功能障碍疾病。而尿毒症作为慢性肾衰竭及各种晚期肾病的综合征,其发病、致死率也逐年攀升[4]。最新资料显示,我国尿毒症患者已突破两百万并以每年18%~20%的速度增长。其中,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而引发的尿毒症居于首位。由于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周期长,且费用高,因此,大多数患者均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甚至绝望等心理状态,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病情恢复[5-6]。

经上述研究发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健康知识宣讲、环境护理干预、饮食和运动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手段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较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差异显著,且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 芳.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07):442-443.

[2] 董 风,王 锋,金 飞.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3(10):567-568.

[3] 李 宏,乔金红,郝丽萍.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14(03):1566-1568.

[4] 周伟光,韩培芝,周萨妮.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有益影响[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12(06):906-907.

[5] 卓少贤,阮礼茹,王小宏,等.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18(05):3133-3135.

[6] 张云萍,薛小玲.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62-1064.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

B

ISSN.2096-2479.2017.01.052.02

猜你喜欢

尿毒症依从性血液
多彩血液大揭秘
人物
神奇血液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