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阅读到悦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华丽嬗变

2017-05-15王晓青

教育界·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私人订制悦读阅读

王晓青

【摘要】阅读如呼吸一般,是生命的需要。然而,现在小学英语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阅读兴趣索然,迫于考试的压力和各种阅读竞赛的缘故,他们都只是在消极地“被阅读”。文章旨在从开展阅读活动、阅读私人定制、开发潜在阅读资源几方面入手, 搭建小学英语阅读的平台,追求一种完美的阅读境界——悦读,实现小学英语阅读的华丽嬗变。

【关键词】阅读;悦读;活动;私人订制;资源

阅读如呼吸一般,是生命的需要。然而,现在小学英语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阅读兴趣索然,迫于考试的压力和各种阅读竞赛的缘故,他们都只是在消极地“被阅读”。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阅读休眠,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呢?反复思忖,顿悟:那就是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不遗余力地做好“园艺工”,为学生搭建英语阅读的平台,追求一种完美的阅读境界——悦读。

“悦读”,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学生把读书变成自己的爱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阅读,用快乐的心去感悟阅读,从阅读中品味生活的情趣,从而让生命收获更多的喜悦。这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由于阅读中存在拦路虎,学生有畏难情绪,所以对阅读有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从开展阅读活动、阅读私人定制、开发潜在阅读资源几方面入手,最终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想说爱你也容易”, 实现小学英语阅读的华丽嬗变。

一、开展各种阅读活动,聚集“悦读”大本营

阅读要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向快乐出发。阅读活动有很多种,如手抄报、写作、词语接龙、讲故事、演讲、阅读、课本剧表演比赛等。大致可分为静态、动态、动静结合三种形态。

(一)“纸上谈兵”寻合作

结合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素材,举办全班或全校的手抄报比赛。既可以自行独立完成,又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评比。学生在完成手抄报的过程中,要找很多相关阅读资料来选取自己需要的素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相互交流讨论,这无形之中拓宽了学生的阅读层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筛选能力和鉴别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笔者平时还引导学生摘抄精美的英语短句、短文,坚持写短小的英语日记,仿写、试写小短文,定期开展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阅读到的精美英语短文和自己写得好的文章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交流。我们学校还给学生征订了多种英语阅读报刊,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英语小文章投稿,让学生从读报、写报并向报刊投稿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学校还通过校园杂志、学校和班级网站、微信平台、博客等,对学生的文章给予发表。对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像对待书本文章一样学习,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此外,还可借助每学期的全校“英语节”活动,以整班形式向全校学生推行自主型阅读成果,以实现更大的激励作用,所有以上的成果展示都可以给学生颁发证书、奖品等,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实战演练”争天下

对于小学生而言,对英语有持续浓厚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表演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角色扮演给学生提供了说和做的机会,可以把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场所和生活中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寓教于乐让他们在表演中展演中掌握知识,体验英语学科的魅力。我们教师要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其心理,开展英语歌曲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课本剧比赛等,让他们全体动起来,站到舞台上,在“实战演练”中争夺属于自己的天下。每年我们学校都举行课本剧比赛,一年一度的课本剧比赛让孩子们异常兴奋。他们自己选剧本、编排、导演、表演,从服装道具到一言一行,都精心准备,力争第一,大有不比出个高低誓不罢休的气势。把剧本搬上舞台,使学生有了生动运用语言、活化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而有意义的语境中扮演相应角色,从而运用角色的语言与其他角色产生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增强语言素材积累,学会倾听,提升交流能力,同时形成新的语言认知,从而提高听、说的语言技能。

(三)“相得益彰”谋发展

以读的形式举行阅读比赛,这是动静结合的阅读竞赛活动。如选定好同一课外英语阅读篇目,让学生进行英语朗读比赛。主要从语言准确、吐词清晰、语音准确、音调音高等方面进行评价。语言流利:对朗诵文章的熟悉程度高,朗读流利,连读、词重音、句重音、语调合适,节奏准确、适中。语言技巧:得体的肢体语言,感情丰富,有诵读技巧,和观众有共鸣……通过阅读竞赛,使学生了解彼此的朗读优势,认识自身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今年三月的阅读月,笔者就对本校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每班抽取5人参赛共,100人),邀请学校领导和外校英语教师担任评委。总分为100分。比赛结果为90—100分的有31名学生,占到总人数的31%;80—89分的有53人,占到总人数的53%;70分以上的共有84人,占到总人数的84%。这样的比赛结果受到了领导和评委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产生了良好的教学影响。我们相信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阅读水平会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走向阅读私人定制,还原“悦读”真面目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因而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极大的自由发挥、发展空间。未来的社会呼唤终身学习者,一个人通过自主阅读进行的学习,才是唯一的“定制学习”,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协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顺应阅读偏好,自主建构阅读世界,这样的阅读指导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二)趣味书吧游

大多数孩子心底对书还是非常喜欢的,之所以不爱阅读,是因为他们没遇到点燃自己阅读激情的书籍。笔者鼓励班上的孩子们在周末都去书店或是图书馆泡上半天,类型丰富的藏书,精致的封面設计,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完全可以深深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有尝试阅读的欲望。可以让他们挑选最感兴趣的书拍下封面与简介,发到班级群里,分享自己的收获。此后每每有新书上架,总会引起孩子们的围观与热议,阅读氛围不言而喻。

(二)童心荐书园

儿童的世界只有走进才能了解,他们之间会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好伙伴喜欢看什么书,会为儿童寻找自己的偏好提供“镜像”。那么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应把握这点,让他们每读到一本喜欢的书时就将书名、作者、简介用彩色的便签写好贴在“童心荐书园”里,并对书进行趣味难易的介绍,供大家选书时参考。五彩缤纷的“荐书园”让童心碰撞,一本本不起眼的书,在“众星捧月 ”中备受青睐,掀起一轮又一轮“伙伴效应”的读书热潮。

(三)素读好时光

抛却一切的束缚,才能回到本我,童心和童书才能深度融合,儿童对自己阅读偏好的感认才最深切。因此,我们大力提倡放空心灵的“素读” :倚着点,靠着点,喜欢就好;安静地,出声地,放松就好;坚持到底也好,半途而废也好,随性就好;不提问,不写读书笔记,更不强制。我们只需要创设宽松的环境,给予正确的引导,真正的阅读就会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三、利用潜在阅读资源,拓展“悦读”新空间

“利用潜在阅读资源”就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网络等外部资源去影响学生。“潜在阅读资源”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具有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和交流的机会非常少,因此,我们可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和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充分利用一些可利用的物质资源,精心打造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课外阅读机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英语,爱上英语并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网络资源先行

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学生们观看相应的英语电影、动画片等,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拓宽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如“King Lion” “Harry Port”等。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英语网站,如旺旺英语学习网(http://www.wwenglish.com/)、中国英语学习(http://www.24en.com/)、腾讯外语(http://edu.qq.com/en/)等网站,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网站寻找阅读素材,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们把他们认为好的英语文章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学生自主性阅读学习英语提高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班级建设随后

每个班级要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建设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游在阅读海洋中。如组织学生定期出英语黑板报,利用黑板报刊登一些英语小故事、英文歌曲,介绍一些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推荐一些英语读物等。要求每个班级创设英语角,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和办好英语图书角等等,精心打造班级学习英语的文化建设,充分营造学习英语的快乐阅读氛围,为学生阅读英语、学习英语、交流英语、爱上英语搭建平台。

(三)校园环境跟上

学校是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的主要阵地。优美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这充分体现了环境育人的作用。笔者所在的学校精心设计英语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英语校园文化,学生一迈进校门,就会感受到英语运用的环境,每道楼梯口、每面墙壁都有英语,让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能见到英语、用到英语,随时随地受到英语的感染和熏陶。学校专门辟出空间作为“English Square”“English Salon”,校园广播专门抽出时间段播放英语广播,让学生真正达到“耳濡目染”。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全部知识的总结”。当然,读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如果把学生掌握的知识比作一棵树,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看不见的“根”,教师的作用就好比园丁,在园丁“浇水”“施肥”“捉虫”的精心呵护下,根须才能越扎越深,呼吸地底深处的元气,知识之树才能日益繁茂,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仇非.浅谈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6).

[3]傅小平.小学英语教学论[M].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4]苏霍姆林斯基著,毕涉芝等译.育人三部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吳鼎福.教育生态学[M].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6]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私人订制悦读阅读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在柏林收到“私人订制”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