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小户型住宅智能化设计

2017-05-11吴文宁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户型户型居室

吴文宁

谈中小户型住宅智能化设计

吴文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现代生活的丰富多样及人口的城镇化居住,使居住观念、理念随之发生变化,对中小户型住宅需求呈现多样性与不同层次上需求。新变化对设计提出新要求,设计师在户型设计中更须下功夫研究,“大胆设想,精心设计”,针对不同人群研发能满足其居住模式、生活取舍的功能布局、空间构筑及建筑审美需求的居住产品。论文对中小户型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住宅;中小户型;智能化设计

1 小户型居住空间的3种类型

“小户型”通常指计容面积在35~49㎡区间段的住宅,即“一居室”住宅,卧室及客厅没有明显的划分,卫浴3件套紧凑布置,厨房(含开敞式厨房)面积从紧,并充分利用竖向层高组织补充功能。阳台可有可无。

“中小户型”通常指计容面积在35~90m2区段内住宅。其中,分类出1种“多居室小面积”住宅,面积段划定在50m2及以上,70m2以下,套型功能一室一厅至二室一厅(或面积赠送改造后的“小三房”);70~90m2为经济型三房一厅、小三房二厅产品,主要是有了一家三口型完整家庭(夫妻并有1个小孩、短期或不定期有双亲一老人等)的首次置业刚需品。

本文重点探讨“小户型居住”。包括3种类型:小面积平层户型、LOFT户型、SOHO小户型。

LOFT户型指:在竖向层高上,非普通型住宅通常为2.8~3.0m左右层高,而是变层高空间,自然层高内可筑夹层空间,一般在4.20-4.80m左右。面积指标属性属于商业商务类,1种商务公寓的居住空间。它少有内墙隔断,空间高挑开敞,功能组织自由,空间百变,拥有上下层流动的复式结构,在进到私家领域大的不变结构体“容器”里任由业主挥洒、自由组合自我小空间,营造前卫型居住的新型生活方式。

SOHO户型:SmallOffice,HomeOffice,家居办公,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例如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及工艺品设计人员等。SOHO户型是1种新经济、新概念下的居住,且居且商,自由、弹性的新型生活与工作方式。

2 中小户型平面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2.1 对居住空间的舒适感没有给予应有关怀

由于中小户型本身面积的设定限制,使得空间布置从紧,面积、尺寸都“精打细算”,从而走向极端,不能忽视中小户型的居住同样需有舒适度诉求,需给予相匹配的舒适感满足。例如:公共区域走道设计狭长,空间单调乏味;室内空间组织别扭,缺乏人性化;家具布置过于紧张,必要的人体工学没有推敲考虑,不满足行为上的基础方便性。

当谋划构筑1个居住空间时,设计必须要充分了解、掌握居者的各种居家行为的内容与其相互关系、逻辑,要求设计师必须从以居住者的居住行为出发、起源,进行重点研究。

2.2 对居住物质空间的精神需求没有足够重视

由于中小户型设计都是紧凑型设计,面积、尺寸“寸土寸金”,在组织其平面功能布局时,往往是布置的合理性这一基本问题解决不到位,貌似解决了平面布局、满足了中小户型相应面积段居家功能物质需求,但精神层面上所需满足不够。物质空间带来的是精神折腾,“生活在纠结中”,居家其中,只想逃离。

随着今天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多样,要求越来越高、越全,对大-中-小所有居家户型产品,其建筑审美需要、文化性情感性的需要逐渐增大情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解决。

2.3 细节设计不精细

中小户型的设计没有体现出更需强调的精致感,细节设计不到位。没有做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地推敲、“拿捏”,缺少“工匠”用心。

2.4 空间组织不合理、空间形态差强人意

现有的小户型产品,在居住空间上,大多空间狭长、比例失调、或不规则甚至怪异,给人以压迫感。同时,家具摆放难度增大。所以,对于空间的组织划分要考虑在有限的空间之中既能根据需要配置合适辅助空间,又能营造出放松氛围。做到小空间大内容,应着力于空间分割的营造方式。空间分隔主要通过隔墙、玻璃、门窗洞口,以及衣柜、书架、布帘等构件分隔。从方法上分为实体分割和虚拟分割。普通住宅一般实体墙分隔,一次筑成;而小户居住,沿用此法利用率会降低,空间不灵动。但完全开敞,空间一览无遗,又缺设计,布置隐私性有影响,并使整体感觉杂乱无序。所以,对空间的组织构筑应充分利用好构件的灵活性、多功能性,多利用轻质隔断切分空间。

2.5 设计缺乏个性,千篇一律

根据项目不同定位、不同人群需求,要求设计师需准确定位,吃准所开发产品的特征、特色需求,使产品的设计及装饰赋予个性化特质与趣味性,予美于居,真正达到“诗意的栖居”;而现在市面上所出现的产品多缺乏个性、特色。

中小户型设计以追求“少而精”为使命,应做好“减法”设计。室内设计上也应越简越好,少“动土动枪”,多体现“少装修,多装饰”手段,“少就是多”;并给业主多些个性化(如装饰、摆饰的)发挥。

3 中小户型设计分析

3.1 中小面积段居住空间设计

在此以一居室和多居室小面积住宅进行分析。

1)一居室小面积住宅

一居室是指在1个比较大的空间内同时混合起居和就寝2种功能的小面积住宅。面积最小35m2,最大48m2以内(上50m2划为一房一厅及以上型)。对于35~48m2以内在总价控制上不会太高,并满足了居者最基本居住生活需求,起居-就寝空间一体。套内通常只含必需的生活设施,带有紧凑的厨卫功能,采光面相对较窄,通过一侧的大玻璃窗(或含阳台)得到自然采光。

该一居室小户型,平面比较规整,无浪费,各功能间组织紧凑、集中,一气呵成。厨房、卫生间及生活阳台并列设计在同侧,很明确地把户型划分、布置了两个不同分区,并使管道聚集在一起,有利于管线排布;配置了生活阳台功能,设计在凹口内,对立面、建筑形象不造成负面影响,塑造精品公寓公建化的建筑形象;同时,因起居空间紧邻入口一侧,起居+就寝功能进深达一定深度后,对起居区的采光产生较大影响。解决办法:一是层高标准适当提高,并结合立面采用全高、宽的景窗设计,窗高到顶,外梁梁高尽量收小;二是不设景观阳台;三是如果配置标准上(如面积在45~48m2上限值时)有景观阳台并布置在卧室外侧,则考虑浅进深阳台(1.20m以内进深,或“一步阳台”700~900mm进深),在结构上考虑飘板承力,不做“封口梁”或仅设低梁高扁梁。

2)多居室小面积住宅

多居室小户型的特点是,厅-卧-厨-卫-阳台等各功能空间相对完善、相对独立,即通常说的一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小三房,能基本而完整保证家庭生活各功能所需的户型,只是面积受控后按照家庭人口结构主要是卧室数量减少。

图1 户型平面1(64~70m2)

“多居室小户型”计容面积段划在50m2以上,70m2以内来考虑。

以以下户型平面图图1为例。可以看出,户型结构不够紧凑;走道面积较浪费;公共区起居室采光、视线严重不足;由于中间户,通风不好;客厅与餐厅合用,空间一体,但大面积的客厅区域不靠近窗口,只通过餐厅窗采光,客厅形成间接采光,需人工照明补光;客厅面积较大、规整,可摆放小型三人制沙发,满足小户型在客厅区使用舒适度要求;餐厅成区无需设置其他隔断,与客厅相对分开明确,餐桌摆位不受影响。

主次卧占良好朝向,但次卧窗小,并位处凹口内,采光、视线均差;主卧走道面积较浪费;厨房、卫生间区的走道面积浪费,设计不紧凑,没有高效利用好、分配好中小户型的宝贵面积量;客-餐-卧与厨卫区,洁污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厨房虽有采光,但采光及抽风不好;距卫生间太近,距餐厅较远,餐-厨流线不便利,饭菜行经卫生间门到餐厅不妥。如在餐厅与厨房间隔墙上开留玻璃窗,会好些。

卫-厨面积配置适当,符合中小户型紧凑型要求。卫生间设淋浴器、洗手盆和坐便器三基本件。洗衣机可置餐厅外小阳台上。

户型的平面布置基本满足舒适度的指标要求,相匹配。

3.2 对中小面积住宅设计的改进建议

小面积住宅,平面-空间很紧凑,布局集中,尺寸-面积小,在空间的组合分割上要尽可能保证空间的完整性。小面积居住的面积小不是目的,(相应匹配的)舒适度才是本体、本质。因此,应考虑:空间的尺度舒适感、空间的整体性与连续、平面布置与其功能使用的便捷性,以及产品予人的建筑美感;在空间分割的材料、构件上尽可能采用新型材料做分割,隔断质轻、隔音、耐久,具良好物理使用性能,并对业主二次设计改造提供方便,而对建筑主体不造成破坏。小面积住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少而精致,应达到使用便利和舒适的程度。营造品质平面、空间,满足居者居住需求。

3.3 LOFT小户型设计分析

1)LOFT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

LOFT小户型居住空间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对于LOFT空间的分解与重新整合上。而了解清楚这种居住行为方式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分割法,将LOFT结构大空间分解出不同功能的小空间,对各空间进行合理有序的组织、配置,形成完整LOFT室内空间序列,筑定出1种家居模式,满足LOFT家居需求。因此,LOFT设计包括对使用者居住需求、行为特点的研究,透彻了解后,再进行空间的组织、设计是关键。

LOFT小户型住宅,不适合用绝对分割将本来不大的面积-空间进行硬切割,而是尽可能保证其空间完整性、流动性,宜采用软质分割,比如使用储藏式柜子间隔功能空间,既满足储藏又划分了功能。多数情形下采用这种分割形式,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浪费小,对空间完整性有益。

设计中,既要注重居者对个性化的要求,同时,保证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及使用舒适性。

空间要灵活灵动,具备可变性。设计要将空间的第四维度——时间要素考虑其中。在时间演进中,家庭结构在变化,对LOFT居住提出新的功能需求,需要对LOFT空间进行重组,因此,塑造LOFT居住空间要有其可变性,满足家庭使用的时段维度需求。让LOFT居住 “容器”在家庭全生命周期中使用、运行。

2)对LOFT小户型居住设计的改进建议

LOFT小户型居住的设计,务必要包含从人体工学尺度上、居住空间舒适性上、空间有序上、及建筑审美等多个方面考虑,解决和提升LOFT户型的居住品质。

LOFT小户型讲究空间连续性、流动性、整体性与灵活灵动感,组织、分割尽可能采用意象性分割和局部分割的形式。此外,LOFT小户型要含有LOFT原有的通透性,宜采用大面积玻璃窗保证空间采光、通风等。

4 结语

本文对3种不同类型的面积小于70m2的中小户型住宅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到了SOHO小户型居住;指出中小户型设计的一些趋向及应关注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几种类型的小户型居住在功能组合、布局安排、空间营造等通常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方案改进意见,为中小户型的个性化、时代性提供粗浅而不一定成熟的实践体会、设计依据,以引起设计者、开发者进一步重视,给业内在中小户型的研究设计、发展上做参考。

[1]余娜.中小户型住宅需求及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李丽,郑庆和.基于居住主体需求的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研究[J].住宅科技,2011(12):1-5.

[3]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所开发项目案例实践。

Intelligent Design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Dwelling House

WU Wen-ning

(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Zhenye (Group) Co., Lt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rich and diverse life of modern life,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 the concept of living, the concept of change, the demand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idential show diversity and demand at different levels. New changes in the design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the designer in the design of the design in the arduous way to study hard, “bold vision, well-designed”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meet their living mode, life choice of functional layout, Building aesthetic demand for living product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units.

residential; small and medium size; design

猜你喜欢

小户型户型居室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青年小户型住宅室内设计思考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住宅小户型精细化设计分析
《四居室平面图》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小户型室内设计中低调奢华的空间氛围营造
小户型居室家具设计的策略研究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