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10张艳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摘 要:传统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的教授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地位。而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帮助其更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也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进展。目前,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下文将从对话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对话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对话教学改进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授课的模式,它主要是在主体间的对话交流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师生间彼此交流沟通、互相聆听,促使学生间互相理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对话教学是师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教师信赖感加深,学生更能充分发挥其智慧的教学模式。

1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存的问题

1.1教师的态度

虽然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没一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概念根深蒂固。教师未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没有以平等的态度去看待每个学生。小学数学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更关注学习成绩好的人的情况,而忽略了对中等和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所以,未公正对待每个学生,未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对话中来,从而,降低了数学对话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为简化程序,快速简便,会直接跳过对话教学这一环节,而进行更多数学教学内容的讲解。即使会进行对话教学,也只是选择班上成绩优秀、积极活跃的学生参与对话,而直接忽视那些成绩相对较差、表现不够主动的学生,他们没有得到参与对话教学的机会。这种教学严重违反了对话教学的规定,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的热情,还会使得班级数学不平衡,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

1.2忽略对知识的讲解

对话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指导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会导致对话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想要对话教学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应该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例如:在讲解平均数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对平均数的概念进行讲解,然后重复问一遍平均数的概念,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然后,教师提问:如何将一个梨平均分成两份给两个学生?学生答:每个同学分到二分之一即可。教师再问:平均分配只是将一个物品分成两个相等的成分吗?学生答:不是。老师接着问:怎样才算是将一件物品平均分配?并举手说出你觉得是平均分配的例子。在这次对话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了平均分配的概念、地位和作用,真正理解了其数学内涵。

2提高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效果的对策

2.1使学生平等参与到对话教学中

每个人都是不同个体,具有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是有高低的。并且小学是学生心理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意义重大。学会对于外部的感差具有敏感性,如果教师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这种对全体学生不平等的对待会不利于小学生生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摆正态度,更新观念,树立平等意识,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对话教学中能平等地参与到对话中。例如:当教师提一个数学问题时,首先面向全体学生询问谁愿意回答,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鼓励,通过口头表扬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回答上来,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数学对话教学中来。让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把机会留给那些不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对于害羞寡言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通过主动提问的方式,鼓励其回答数学问题。

2.2寻找兴趣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话方式对开展数学教学有重大意义。只有新穎的对话方式才能引起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而目前,大部分教师选择的对话的内容比较传统、单一,不能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话教学中来,从而降低了对话教学的效果。为吸引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对话活动中来,教师要更新思想,创新对话方式,寻找新颖的教学内容,使师生在积极地互动中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生学习等号时,我们可以考虑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建立“家庭=爸爸+妈妈+我”的数学关系等式,这样奇妙的组合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明白等式的内涵,从而有利于提高对话教学的上课效率。

2.3倾听学生意见,发散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是一门逻辑性强、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拓展教学内容,克服片面性,促使其全面地思考数学问题,发散思维方式,从而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深刻内涵,掌握数学知识点,使学生思维更具变通和流畅性,形成数学思维。例如:教授学生构建等式“=”课程时,利用学生已知的“家庭=爸爸+妈妈+我”吸引学生思考对等式的理解。之后,让学生自主构建等式,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此外,懂得倾听学生的意见,在对话教学中,倾听是重要的内容。一定要有一方会倾听,这样才不会使对话变得混乱。如果两方都在说自己的,容易错失重点问题,得不到结果。在实施对话教学时,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建议。大多数情况,教师多注重自己授课内容便忽略学生的问题,这样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倾听,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3结语

学生形成对数学的兴趣,形成数学理念的起始阶段是在小学。要想真正学好数学,理解数学的本质内涵,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十分重要。对话教学有力于增进师生感情,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利于因材施教教学方式的开展,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度数学学习的热情,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不足,需要积极探索改进,以促进对话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艺浩.“对话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2013,12(8):56.

[2]易增加.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探索,2015,56(12):75.

[3]黄伟华.对话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对话教学,2014,15(13):69.

[4]柴楠.小学课堂因对话而有灵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96(1):45.

作者简介:

张艳(1980.12—)女,汉族,籍贯:重庆涪陵,2008年01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供职于涪陵城区实验小学,小学数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