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价值研究

2017-05-10单思聪孙爽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拓展训练教学改革高校

单思聪+孙爽

摘 要:现如今,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和培养模式已经逐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与知识;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教学也被逐渐的引入到了教学当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发现拓展训练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场景,使参与者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亲身感受活动,共同分享和学习提高了心智获得了知识,增强了体魄坚定了信念,使学生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为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的素质人才。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教学改革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为

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从之后,在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开展了有关拓展训练方面的课程,由于课程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非常新颖并且富有挑战,很快学生就融入到了新课程的氛围当中,拓展训练的学习模式也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们积极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们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领悟道理;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的凝聚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坚定的意志品格和顽强的作风。

一、拓展训练在国内外院校的发展情况

1.拓展训练在国外院校的发展情况

拓展训练作为新兴的户外体验式训练方式,已经逐渐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参与者也愈来愈多。很多人都希望将这种新颖的训练课程融入到学校教学当中,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有所进步和改善。20世纪60年代后期,马萨诸塞州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首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了户外活动课程,尝试将新颖的拓展训练课程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并建立了“主题式冒险教育模式”,起初的教育模式主要还是以户外运动为主。教师为主体,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指导。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建立,为拓展训练进入校園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至此以后,许多学校纷纷效仿并开始在这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高。以美国为例,最初教师对学生进行短期培训,包括攀岩、漂流、绳索类的探险。一部分户外爱好者也在学校成立了户外运动俱乐部,并不定期的举办户外探险活动,参加人数与日俱增。在户外爱好者和教师的有序指导和带动下,户外活动开展的井然有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户外爱好者和教师将俱乐部和拓展训练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了日常教学过程中。

自1974年以来,美国大部分学校也将主题式冒险的教学计划纳入到了学校的教学大纲当中。而且不仅仅是学校,这种主题式冒险也被更多的领域和行业所接受和推崇。主题式冒险为拓展训练在民众和教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更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也投入到了拓展训练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当中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拓展训练在国内院校的发展情况

我国拓展训练从最初的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于学校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拓展训练最早进入的高校承认培训班教学课程。从1999年,清华大学将体验式培训引入到MBA、EMBA教学体系中,到后来北京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MBA、EMBA也将拓展训练作为课程内容。教学形式也都是先与拓展训练机构合作,然后组织学生在校外拓展训练机构亲自体验教学,可以说拓展训练机构对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2年经过一些高校的不断研究和摸索,将拓展训练纳入教学大纲。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了比较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课程,同时构建了供拓展训练的专门的场地和设施。将拓展训练由社会教育回归到了学校教育。拓展训练在校内的普及和开展,引起了学校师生浓厚的兴趣,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可以说这是高校体育教学方式上的一次革命。现如今国内很多高校已经把拓展训练正式列入了教学大纲当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拓展训练指导教师的培训机构逐渐的完善,以及学校对拓展训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训练所需的场地设施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使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拓展训练进入高校的体育教学必然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必将带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向更新、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理论意义

现如今,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已经对拓展训练走进学校体育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阐述,如陆建辉等人提出,拓展训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实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李勇认为拓展训练对高校中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专家学者对高校开设拓展训练的意义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比如:宋金美、张凡涛、高飞、吴长青等人都在自己文章中指出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有利于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能充分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理念,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也顺应了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等。唐建倦等人指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不但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必要补充,也是对教育思想的跨越和创新,拓展训练不仅使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加的丰富,也增加了体育课程的挑战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并且更加充分体现了拓展训练的多种功能和其价值所在,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教师角色的定位;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校更好地达到体育课程目标和色彩鲜明的办学特色,对高校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将产生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强调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是完全必要的。这些针对高校开设拓展训练理论意义的研究,文献表述的观点较为一致。

三、关于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周立华、李俊杰在《论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必要性方面作者认为:拓展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符合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拓展训练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拓展训练注重培养人的团队精神;拓展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拓展训练注重培养人的健康心理素质。在可行性方面作者认为:拓展训练项目独特,具有高效的心理拓展功能;场地器材简洁、集中,成本低廉;拓展训练项目有极强的安全保障。

陈永军、梁宇航在《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结合实践,理性地分析了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中指出拓展训练引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实施素质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以说拓展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拓展,是体育活动的有益补充,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课堂。拓展训练引入课堂将有利于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与创新素质,对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训练是对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种模式的突破,又不完全脱离传统学习的意义。拓展训练在我国仍然属于一种比较新鲜的事物,在现如今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合理的、科学的发展拓展训练是必要的,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要与时俱进,重点要培养出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将拓展训练的方法和模式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来,紧密联系学生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并进行针对性的突破和创新,使学生能够得到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全面提升,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作者简介:

单思聪 工作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科研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本文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吉林省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GJX2016D27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拓展训练教学改革高校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