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5-10黄金兰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培养创新思维高中生物

摘 要: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只有不断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才能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各门自然学科而言,大量的理论与实验的教学融合,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生物课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首先明确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积极探讨了培养创新思维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思维;教学培养

随着国民教育观念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视。尤其在不断推行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的教学目标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不同程度向着创新要求靠拢。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内容相对较难,往往不会在生活中过多接触,同样加重了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1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需求

现阶段,创新发展成为了国家和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各种思想观念的创新、各种科学技术的创新、各种生产方式的创新,无疑不再体现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同时体现了时代和社会对拥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的需求。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更需要重视对不同自然学科的强化教学和训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侧重加强创新思维培养,正是对传统陈旧地“唯分数论”观念的摒弃。教学创新的做法就是具有整体系统性地把握知识框架,强化师生互动,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只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在枯燥的知识中得到更多地理性思考,抓准学问的本质,从而自信地面对不同的难题,社会也会因这样的人才变得更有发展动力。

1.2促进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提升

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作为未来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学生自身必然希望能够以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作为竞争的资本,迎接不同的挑战。学生积极向上的个体要求,必然离不开自身的创新潜能的激发。在课程教学中,能够时刻将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性学习,根据自我缺陷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将生活中的点滴经验不断填充到自己的思维认识到,在遇到不同问题时能够冷静地发现其中的关键,选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来解决,自然而然就得到了锻炼。因此,学生个体能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时刻保持探索之心,保持创新思维,必然有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满足未来的时代需求。

2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思维的具体策略

2.1保持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有很多内容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章节内容时,应该对其中的内容在大体浏览上基础上,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如,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课《分子与细胞》中,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内容中讲到了无机盐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生活中生病时会接触到盐水,那么就会产生好奇心,思考盐水是否就是无机盐,细胞与无机盐之间有哪些必然的联系等内容。同时会留有一定的疑问,等待课堂上教师的讲解。高中生物课的很多微观级别知识都无法用具体的现象来表示,教师一旦开始新内容讲解,就应该将所有的背景知识加以总结,让学生既有好奇心,又有强烈的求知欲,促进相关知识点的创新性思考。

2.2灵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之一应该是指路人,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指引的重要方式就是设置灵活合理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都应该对学生保持认可和互动的关系,鼓励学生的创新性问答,并在不断的论证中获得正确而稳固的知识。例如: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课《分子与细胞》第一章内容中,并没有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的区别展开详尽的罗列,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怎样才能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是不一样的”让大家积极发言,可以从不同课本章节中总结,也可以对已有知识进行概括。学生在开放式的问题引导下,能够积极地代入到思考中,积极主动寻找并完善答案,激励创新思维的培养。

2.3强化实验效果,提高创新意识

高中生物学科既注重理论体系的完善,也重视实践教学的效果。能够将不同的理论知识点在具体的实验中加以体现,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最好体现。例如,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物质代谢”内容中,会组织学生进行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物质的观察实验。在这样的实验中,观察叶绿体的结构和活动是实验的演示重点。但是,教师可以补充必要的实验内容,例如,向细胞添加适量的健那绿活体染色剂,可以看到线粒体将变为蓝绿色。这样的实验说明,在添加染色剂染色后,细胞并未死亡,而是仍在进行有氧呼吸,所有线粒体才能吸入染色剂变色。通过这样的附加实验内容,学生的知识点进一步得到补充,同时头脑中也会形成一系列的细胞动作想象,这样有助于在后期的学习中加深对不同知识的学习。

2.4扩大教学资源,提高創新效率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月异,借助网络技术的多媒体应用已经在学校得到了普及推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这些先进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结合大量的声音、图片、动画、图表等内容;还是教师共享的互联网中的经典生物实验,都能够为生物教学带来更为优越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能够将很多抽象地生物概念转变为更容易接受的信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无形中也开启了更多的创新思维模式。例如,播放一则国际优秀实验室展出的基因图谱分析影像,能够让学生明白DNA染色体的结构特点以及特殊属性,同时能够对螺旋形结构等内容进行一定的开发,加强了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3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都意义重大。教师应该灵活掌握培养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出益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素红.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4(6):17-17.

[2]刘丽佳,吴汉文,张琦.新课程新理念新思维系列丛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岩邦.浅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3).

作者简介:

黄金兰(1986.12—),女,贵州省平坝县人;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邮编:553401,单位:六盘水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培养创新思维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