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探讨

2017-05-10杨吉祥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效互动实验探究创新精神

杨吉祥

摘 要:高中生物是高考重要的考试学科,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根本途径。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有效、高效发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气氛;创新精神;有效互动;多媒体;实验探究

有效教学是高中生物课堂追求的目标,是教学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教师在新时期要大胆创新,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學的主人,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衡量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高中生是否取得进步或提高,也就是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要达到最佳效果。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如何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上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达到课堂教学的课程目标,甚至超出目标,值得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很多教师为了升学率,仅仅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模式呆板僵化的教学方案。为了高考学习,许多教学大纲没有要求掌握但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却常常被忽略。生物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许多生活中的生物现象都蕴含着科学道理。比如“关于人体血型问题的研究”“人体的生物钟调节”“人体稳态的形成与稳定”等。对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意识到这种教学观念的错误性,在原有不全面的教学方案中,增加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真正做到“教学生之所难”,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时,首先需要设立一个创新积极的课堂气氛。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在课堂上把自己思考得到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分享。大家博取众长,共同进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授“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一一为其解答,这样有利于积极创新课堂气氛的形成。

三、师生有效互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有其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成长路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要想学生喜欢上生物,就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现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给予学生温暖的呵护。师生互动不仅能改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还能促进师生之间形成深厚的感情,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中逐步成长。高中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他们喜欢与教师成为朋友,所以教师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接触学生,去关爱学生。在我的生物课堂上,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教学理念相结合,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细胞的时候,学生可能对细胞的概念比较模糊,这时我会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他们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我还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提前做好的课件播放给学生,课件上生动的动画和音频更加清晰明了的向学生展示细胞的形成和变化,然后再辅助教材的讲解,大大增强了课堂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动态地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点。同样的课程,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合理组织教学,通常比黑板板书的教学效果好。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物质进出与运输”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演示动画,并在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各种物质分子进出细胞膜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把课本上固定的知识转化为动态内容,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组织生活教学,学以致用

教学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这样可以更好地贴近实际,避免出现一味地为了提升应试考试分数而教学的现象,而且可以使学生们对知识产生亲近感,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此知识。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富含糖类的物质,如水果、淀粉等,以及生活中的油脂类制品,比如食用油,动物油脂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糖类和脂质在生活中的各种存在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得掌握。

六、开展实验探究,夯实理论知识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基于自然科学的学科,实验是研究高中生物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生物知识,并且可以学习到实验中运用到的各种方法,对以后的学习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此处我们以“制作生态缸”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运用生物知识以及实验探究的方法,共同制作一个生态缸,以模拟生态圈的运行状况,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生态缸,共同研究生态圈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类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另外,如在《细胞膜》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热水与冷水,然后分别放入一朵红色的花朵。由学生观察实验,并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再由此进入课题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东西来进行实验,如可使用洋葱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利用菠菜观察叶绿体;利用酒精解离一些发酵类无氧呼吸产物的细胞等。

生物知识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好生物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帮助。学生应该提高自主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指路人,应更新教学理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同时根据全国中小学生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帮助学生学好生物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有效互动实验探究创新精神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问题导引下的课堂有效互动内涵与特征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