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老师要学会幽默的“煽情”

2017-05-10孔德彩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理由语言语文

孔德彩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重视课堂语言这一师生心灵对接的独到艺术,还要善用策略让课堂语言焕发生命的魅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持久地给予学生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的积极影响。

前苏联一位诗人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因此,幽默是语言批评方式的一种软着陆,它以笑声代替批评,以诙谐化解尴尬。我想许多教师都体会到了幽默语言的教育力量,所以在教育中经常运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的教师表扬学生时只会说“不错”“真棒”等,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就会用“坐下再想想”“再听别人说”这样概念化的处理,教师的语言单一、空泛,既无关乎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又没有学法的渗透或指导,更没有对學生的回答做出应对与评判,这种语言缺失了语言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导致评与不评没有区别,其实是一种对学生的搪塞和敷衍。例如《黄鹤楼送别》,学生朗读文包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预设的语言是:“男生像李白,女生像李清照。”而课堂实施中,学生的朗读并未到位,没有吟诵出古诗的独特韵味和意境,但教师并没有及时调整做出适宜的语言,而是固守预设,依然照本宣科。这样的语言语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呢?是对朗读吟诵的降低要求,传递给学生的是毋需对文本语言细细探究和品味,是没有丝毫内在驱力促动的简单达成。

例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学生感悟出了谈迁还要坚持把《国榷》写下去,写了才可忘记第一次致命的打击时,教师可以这样语言:“你知道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真是个坚强的孩子!”如此真诚、亲切、可信的表扬和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以肯定和赞赏,学生就会如沐春风,觉得身心温暖。这样的语言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了学生自身的力量,挖掘出了他们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的目的。还以这一课为例,读到谈迁又经过几年的奋斗,写成了一部新《国榷》时,教者问道:“新《国榷》是一本怎样的书,有什么特点?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问:“为什么新《国榷》更翔实、精彩呢?”这个理由问得很自然,也正是教者下面要与学生探讨的,可以利用生成,这样语言:“你深思的角度很好,能进行横向比较!是呀,比较起第一次来,谈迁的心境是备受打击,身体是体弱多病,家境本就贫寒,现在更是家徒四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完成更为翔实和精彩的新《国榷》,这得倾注多少心血呀!”以此巧妙地过渡到下文的教学。这样的语言不仅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纵深,从认识新《国榷》的翔实和精彩到探究成因,更让学生获得了具体的学习指导,渗透给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去感悟更深层次的内涵这样的学法指导。同时,从思维的横向比较这一角度进行引导,能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和探究的热情,这就让学生有了不断学习的动力,从而不断去追求和体验成功。学生到了高年级总是惧怕发言,究其理由是害怕失败。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巧用语言,逐步引导学生知道自己怎样才能成功,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当学生的回答有失偏颇或思维定式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运用巧妙、机智的指引性语言引起学生深度深思,让他们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更有效地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具价值。教师的语言应是亲切、求是、睿智、思辨的,给予学生的影响或是如沐春风,或是拔节而生,或是柳暗花明。从纵向看,它是教师语言功底和睿智思维萃聚成的一首小诗;从横向看,它是弹拨和流淌着的关注学生学习课堂的圆润音符。我在教学中发现了一种现象,一上课学生首先从教师的目光和言谈举止中读到有关信息,猜测到这一节课的将要面对的氛围,或严肃,或轻松愉快,他们随时调整以适应这一临场需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推动,学生乐意参加,也容易接受,无疑是一剂“良药”。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辩论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以达到我们的预计目的。学生不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不主动参与交流,不仅与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与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埋怨责怪学生,也应从自身的授课艺术上去找理由。教师不能只顾自己教学而无视学生的情绪,把学生当作“容器”去“填充”,而应用温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期待的目光去鼓励学生回答理由,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学会“煽情”,善于“煽情”,想方设法把学生喜问乐答的天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氛围之中。当然,营造课堂和谐的氛围并不是用打诨的方式来博得学生的欢心或投其所好,而应该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设计最佳方式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间的默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具有表达自我感染听众的口语表达能力,施教者就应善于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让学生感受到演讲的活跃气氛之后,能够设计出恰当的、受学生欢迎的练习话题,真正调动起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和热情。在练习环节笔者采用了组织团队合作的形式融洽大家的关系,先在小组中交流,选出大家公认的优秀者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团结协作,既专注于自我的发展和成长,又使自我的思想、学识、情感和品德修养等诸多方面得到陶冶、丰富和激励。

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师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得好,不仅能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为推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推动社会的文明和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交际等带来积极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此方面下一番功夫,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之所以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怕学生听不懂,返来复去、不厌其烦地讲,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中悄悄地溜走,结过使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又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克服上面的理由,必须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理由,过渡语,尽量不说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语文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猜你喜欢

理由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绝对理由
我们有理由不爱她吗?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迟到理由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