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渗透

2017-05-10陈亚琴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教育以人为本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方面及管理任务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高职院校应结合高职生的实际情况,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开展“严格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二者兼备,提升学校的工作效率,促进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大力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某一特定工作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活動,而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能,因此加大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科学管理方面的力度十分重要。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及生活氛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学校进行教育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然而学校管理者往往以管教者和家长的身份自居,将学生视为管教的对象,对学生采取以管教为主、服从为主的管理模式,故而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也就自然被剥夺与淡化了。所以,学校应重视学生本身,重视学生在情绪方面及情感方面的体验,重视学生在道德方面及人格方面的发展,积极推动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目前学校工作的重点。总的来说便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真正体现出学生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相关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的进行自我教育,使其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学习及学校管理的主体。只有充分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可以科学、合理的处理各个教育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使所有教育活动都围绕推动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进行开展。所以,对学生进行管理则应牢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进行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以及学生服务时真真正正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此外,基于经营管理方面的理念视角,教师的主要服务对象便是学生,学生具备怎样的素质,对学校进行可持续性发展会造成直接影响。

二、建立扁平形式的教育管理模式

建立扁平形式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指的是在学生管理方面建立具有扁平化特征和网络模式的组织结构,旨在可以快速交流信息和共享信息,在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时可以管理组织的层次。将组织层次进行减少也使得学生在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及相关路程得以减少,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满足学生需求及解决学生问题,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也更符合学生目前的实际及现实需求。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途径得到大大缩短以及实现信息共享不仅使服务意识及理念得到转变,也使得由于信息进行多层次、直线型传播导致的信息损耗以及信息失真得到很大的改善,为有针对性、及时的进行服务提供了保障。现今,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使用的是科层制模式的直线型的管理模式,在组织结构上比较冗长、比较繁琐。所以,对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中目前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建立扁平模式的管理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具有科学性、发展性的学生管理体制

建立具有科学性、发展性的学生管理体制是将尊重学生作为管理的基础,将推动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主要体现为:其一对于学生管理而言,其纪律是以学生在人格方面的自由为基础的;其二纪律即为学生进行自我控制;其三纪律标准并非学生所必须遵守的“教条”而仅仅是其成长过程的参照标准。在对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制定时应以学生作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构建具有科学性、发展性、符合其特征的管理制度,为学生得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其核心在于管理制度和管理纪律,重点体现在制度上,其制度具有的苛刻性特征、惩罚性特征、管束性特征、统一性特征、压制性特征等都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不但使学生在人性方面及创造性方面受到压制,也使得学生管理成效甚微,严重阻碍了学校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及人才的而培养,引发出许多教育问题。所以,建立具有科学性、发展性的学生管理体制显得尤为迫切。

四、在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即在进行学生管理时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享有相同的权利,相互之间彼此包容、尊重、支持、关心、帮助,享有平等进行参与的权利,实行民主管理。其核心观念在于将学生视为“人”而不是“物”,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并不是弱化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只是强调在学生管理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关系;并不是忽略教师在管理中的作用,而是将其进行重建。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具有的特点,可从以下层面实施工作:

(1)学校辅导员。作为辅导员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班会形式、座谈会形式、单独谈话形式、利用网络聊天工具等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专业教师。可效仿普通高校的方式,构建专业教师成立的导师制,组建一支高素质、有经验的导师队伍,并以专业教师作为该队伍的主体,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行跟踪教育,为其授业解惑。

(3)学校中层干部及高层干部。学校中高层干部通过给学生代表开展座谈会、到班级进行走访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各方面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做工作。除此以外,高等职业学校还应大力建设本校的校园环境及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向学校引入产业文化,使其走入校园、走入课堂。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道路还十分漫长而艰巨,要想从低起点出发快速完成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职业人士,就必须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理念实行“严格管理”,就必须着眼于“培养对象是什么人,怎么有效去培养人”进行思考问题,就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学生可以全面协调的进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丹,顾铭清.职业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2]熊宗荣.以人为本理论在民办高职学院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1).

[3]许红星.基于“服务”理念下的学生工作新路径探析——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服务中心建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15).

作者简介:

陈亚琴(1986.03—),女,本科,助理政工师,辅导员,主要研究:高职学生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教育以人为本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