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院校95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2017-05-10冯碧婷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艺术类辅导员价值观

冯碧婷

“95后”泛指那些出生在1995年到1999年之间的中国公民。2013年,全国各地高校迎来首批95后大学生。受經济、社会以及国际化的影响,这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更加现代化,而艺术类专业的独特性,使得95后艺术类大学生成为高校大学体系中的一类特殊群体。

一、艺术类院校95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1.价值观多元化,理想信念淡化

95后大学生从法律角度上讲虽已成年,但其思想并不成熟。艺术类学生更是受“艺术不分国界”“专才教育”以及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对价值的取向呈现多元态势,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被忽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受到追捧。95后艺术类大学生普遍不关心时事政治,对政治问题了解较少,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使得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树立不明确,容易情绪化和动摇,甚至出现理想信仰的缺失。

2.思想意识前卫,国际化程度较高

95后大学生出生于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时期,多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容易接触到新事物,对新颖的事物更为好奇。多数95后艺术类大学生从小开始接受艺术教育,追求时尚,对新事物、新思想反应迅速、接受能力较强,加之网络化的普及,让他们能更加方便、快捷的捕捉到社会上、国际上的新兴事物和思想,视野更为开阔。95后艺术类大学生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敢于提出质疑、不迷信权威、具有反驳意识,勇于创新,在面对不同事物时,通常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3.个性独立,组织纪律性较差

与普通文理专业不同,艺术类专业的专业特点使得求新求异成为艺术类学生追求的时尚潮流。在艺术史上,许多大有成就的艺术家也表现出较为特殊的行为或性格,这也使95后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中倾向于打破默守陈规、力图求新求变。95后艺术类大学生从小以家庭为中心,在学校中,艺术类专业的授课方式也多为小班制,因此,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更关注于自我发展,钟情于自我思考和自我选择,喜欢在各个方面彰显自我,只顾及自我感受,不注意自我约束,滋生了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个人目的与价值为取向的个人主义思想,集体观念弱化,随意迟到、早退、旷课的问题较为突出。

4.情感丰富,社交意识和能力较强

在艺术类大学生看来,艺术与情感密不可分,艺术源于情感,情感依托于艺术来表达。情感表达是否充分,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个人艺术境界的深浅,因此,艺术创作的要求决定了艺术类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性特质,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95后艺术类大学生成长于特定的大环境,这一方面使得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细腻、敏感,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感受力、思维活跃、创作性强;而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单纯而率直、容易冲动偏激,缺乏辩证地认识和看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开始独立生活,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在校期间,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途径和机会更多,往往在参加正式工作前就积累了较多的社会经验。

5.专业情结浓厚,人文知识薄弱

多数艺术类大学生对专业学习有着强烈而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看来,专业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来能否成为艺术领域的优秀人才,所以,他们愿意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而文化课的学习效果无法直接而明显地呈现出来,与此同时,因受以实用性、工具性为原则的价值观影响,在95后艺术类大学生中普遍表现出“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具体体现在对文化课的学习呈现出应付考试、“及格万岁”的心态,这导致很多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

二、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1.坚守第一课堂主阵营,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

课程讲授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播和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因此,应牢牢坚守第一课堂主阵营。“两课”讲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政工作的成败,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其它文化课,如文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规划等,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对这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第一,选派品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多用鲜活的案例去阐释一些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原理,提高教学的吸引力,保证教学质量。第二,合理安排开课进程,做到大学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线,并切实保证各科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第三,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合理运用电化教学,拓展教学新空间。

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相对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灵活性和实践性较强,氛围较活泼,更易被95后艺术类大学生接受。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优势:一是通过讲座的形式,邀请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来校讲学,通过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使学生认识到高超的艺术修养和造诣离不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雷锋月”等主题开展团体活动或社会实践,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感受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乐趣,同时在宽松的环境中接受集体荣誉感、凝聚力的教育。

3.完善健全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多方借力增进实效

针对95后艺术类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的特点,笔者认为,应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梯队,以专职辅导员为核心,全面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兼职辅导员为扩散层,选高年级学业突出、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兼职辅导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发挥朋辈效应,感染教育学生;以学生干部为外围,设立班长、党团干部以及其他委员,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服务”。此外,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管理添劲助力。

4.主动建立沟通渠道,构建师生情感和谐

目前,管理95后艺术类大学生的辅导员队伍主要为“80后”,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之间必然存在代沟,要想真正管理好95后艺术类大学生,两者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工作管理者应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利用微信、微博、QQ等媒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辅导员还应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聆听学生的想法,通过共情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认可,构建和谐的师生情感,增加沟通的深度,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进而给予积极地、正面地引导,做好育人工作。

猜你喜欢

艺术类辅导员价值观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艺术类专访心得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