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为方言虚词“之”和“的之”的探析

2017-05-10范金梅吕唯榕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无为县句末助词

范金梅+吕唯榕

摘 要:虚词是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它只有语法意义。虚词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笔者系安徽无为人,在生活中发现了无为方言特有的虚词“之”和“的之”的一些独特现象,觉得很有研究的必要。于是,笔者将在本论文中从“之”和“的之”的语用上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关键词:无为;虚词;之;的之

无为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无为县总面积2433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119.3万,现有21个乡镇。无为方言归属汉语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江淮官话。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无为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有与北方方言一致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是无为方言特有的地方。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的无为人,笔者在生活中发现了无为方言特有的虚词“之”和“的之”,接下来,笔者将从语用上做出一些归纳。

一、“之”和“的之”在句末

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的后面有停顿的地方,它本身念轻声。“之”和“的之”可以用来表示陈述语气,而且表示事情的完成和结束。相当于“了”,或者“着”。当意思是“了”,而且“之”前面是谓词性成份的时候。这时候“之”往往是语气词和助词的合二为一。另外,“之”和“的之”也可以用来表示疑问,但是在表示疑问的时候,往往和“各”连用。

(一)表示陈述的“之”和“的之”

(1)我把他港之。(我把他批评了一顿。)

(2)我吃之。(我吃过了。)

(3)你们都胖之。(你们都胖了。)

(4)衣服被他磨破之。(衣服被他磨破了。)

(5)你等之。(你等着。)

(6)孔乙己的腿被人打断的之。(孔乙己的腿被人打断了。)

(7)灯过的之。(灯灭了。)

(8)那个小姑娘已经让人家港的之。(那个小姑娘已经有对象了。)

(9)再不吃,就冷的之。(再不吃,就冷了。)

(10)小偷太狡猾,最后跑的之。(小偷太狡猾,最后跑了。)

(二)表示疑問的“之”和“的之”

(1)你拿船票给他之?(你拿船票给他了?)

(2)你们都晓得之?(你们都知道了吗?)

不过这个时候的疑问主要是靠句调的上升来造成疑问的效果。

(三)“之”和“的之”与“各”连用

(1)他个子各长之?(他个子长高了吗?)

(2)门口的麻雀子各赶跑的之?(门口的麻雀赶走了吗?)

二、“之”和“的之”在句中

“之”和“的之”用在句末,也可以用在句中。这个时候“之”和“的之”主要做助词。

(一)“之”是补语标记

当“之”用在句中的时候,如果“之”后面的成分做前面中心词的补语成分,“之”相当于“得”。

(1)忙之要命。(忙得要命。)

(2)走之伤心。(走得让人心疼。)

(3)冻之手疼。(冻得手疼。)

(二)“之”是动态助词标记

如果“之”后面的成分是名词性质的。这个时候“之”相当于“了”。此时“之”不能换成“的之”。

(1)她拿之东西了。(她拿了东西了。)

(2)他读之书,你没读,这就是区别。(他读了书,你没读,这就是区别。)

(三)“的之”的特殊结构“V/Adj+的之+就+V/Adj”

当“的之”用在句中的时候,相当于“了”,往往表示“消失”之意。此时“的之”不能换成“之”。

(1)跑的之就跑的之。(跑了就跑了。)

(2)吃的之就吃的之。(吃了就吃了。)

(3)坏的之就坏的之。(坏了就算了。)

(四)“之”的特殊结构“V++之+看/瞧/试试”

除此以外,“之”用在句中,还相当于“着”。暗含“尝试”之意。这个时候的“之”后面的词往往是“看”“瞧”“试试”等。比如下面两个例子。但“的之”没有此用法。结构可以写成“V++之+看/瞧/试试”

(1)谁都没搞过,走之瞧。(谁都没有做过,边走边看吧。)

(2)这个菜我第一次做,你先吃之看。(这个菜我第一次做,你先吃着看。)

(五)“之”的特殊结构“V+之+N/Pron”

当“之”在句中的时候,后面还可以接名词或者代词。这个时候“之”也相当于“着”。结构可以写成“V+之+N/Pron”,如下。

(1)我钱够了,剩下的你拿之它吧。(我钱够了,剩下的钱你拿着。)

(2)你拜慌,要不贺之小丫子。(你别慌,要不吓着小孩子。)

此时“V+之+N/Pron”中的“之”不能省略。但是如果这个结构中的“V”和“N”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是个离合词。或者这两个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词。那么此时的“之”可以省略。当“之”在句中的时候,表示某种行为正在发生,某个动作正在持续。比如:

(3)他在洗之澡,你赶紧把衣服给他拿过去。(他在洗澡,你赶紧把他衣服拿过去。)

(4)吃过饭,他们就在散之步。(吃过饭,他们就在散步。)

当表示正在发生时,“之”往往与“在”连用。不管是否是离合词还是其他的词或者短语。

(5)大伯在浇菜,水龙头我咖之在。(大伯在浇菜,水龙头我拿着在。)

(6)她在吃之零嘴,哪还会吃饭?(她正在吃零食,怎么可能吃饭?)

三、结语

“之”和“的之”在无为方言里有自己的特殊的语言角色,既可以做语气词也可以做助词。本文通过“之”和“的之”的语用环境,来归纳“之”和“的之”的用法。这不仅对外地人理解无为方言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汉语史的丰富做出了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无为县句末助词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3)
作品赏析(9)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