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线浮雕

2017-05-10许俊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构图制作创意

许俊

摘 要:立线浮雕是利用线材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方法,在弯弯曲曲的牵连中,融欣赏、评述、交流、制作于一体,挖掘构成中质材所能体现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在具体制作立线浮雕过程中,通过学生巧妙创意、美化构图、灵巧双手,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断地享受成功的无穷乐趣。

关键词:立线浮雕;创意;构图;制作

立线浮雕这一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它主要是利用线材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方法,在弯弯曲曲的牵连中,融欣赏、评述、交流、制作于一体,挖掘构成中质材所能体现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彩色纸条有着立体凸现的引人注目的肌理特征,因此,能形成一种生动有趣的美术创作形式,同时又简单易学,因而深受学生喜爱。

一、巧妙创意

巧妙创意,创意是画面的灵魂。任何一幅杰作,它的创意总是与众不同,创作者用它独特的审美眼光从生活中发现美、提炼美,进而表现美,正如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人类一切,也激发了人类创造美的灵感和激情。人们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很多启示,所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是创意的前提。我想从“想、引、意”三方面去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因素的发现。

“想”,提示学生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情。如学生想到过生日,爸爸妈妈买的大蛋糕,而蛋糕给她带来了美味的享受和美好的回忆,蛋糕上的装饰很精美,印象深刻。总之可表现的内容广泛,人、动物、植物、建筑、物品、服饰、食物等。

“引”,引导学生善于提炼有感染力的形象,该形象可以是任何物体。如老师设计的是一个花瓶,同学们也可以设计不同造型、图案、色彩的花瓶,还可以设计服装、画印象深刻的人、动物、植物、生活中的物品等。

“意”,主题要有创意,要突出一个中心,要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有个同学画他的好朋友,他长得十分有特征,喜欢打篮球,结果做了个同学很卡通地站在那,手指间顶了个篮球,脸上一颗大痣,很可爱;还有个学生设计了一只会跳舞的花瓶,可能是音乐给她带来了灵感,花瓶摆动身体,连瓶里的花都舞动起来了。

二、美化构图

画面以形象直接展示美,所以画面构图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立线浮雕本身就是用色彩丰富的线或色纸粘贴,用它做材料可以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采用“放、紧、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构图的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

“放”,就是要放得开,不去模仿别人的东西,不要限制学生的想法和创意。如:设计一只花瓶可添置任何背景,桌面、地面、窗台、夜晚的星空等适当启发学生,重点放手让学生去创造。

“紧”,就是用线拼画的时候要紧密排放,这样块面感强,整体效果好。在让学生用线贴画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一个过程,同时用心感受排列有序的线所带来的秩序美感。

“配”,确定好构图还需色彩的调换和搭配,要考虑整幅画面的主色彩是什么?注意画面色彩要有黑、白、灰层次。如果背景是深色,那么主体就要用鲜亮的颜色,一定要注意主体和背景的关系,画面拉开层次才醒目、跳跃。

三、灵巧双手

确定好构图之后,让学生把双面胶剪成需要的长度粘在底板纸上,再拿出准备好的线粘贴。(线材可以是毛线、编中国结的丝线、皱纹纸搓成的线等)或直线粘(上下、左右),或弯曲(波浪、圆圈),或折线(菱形等)。并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完成作品。在粘贴线的过程中不仅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画面最精彩的就是物体的色彩變化和贴线方法的变化。如何让物体“丰富”起来,就要多启发学生用添加、分解的方法来设计,多运用波浪线、圆点等几何型来设计。同时注意画面的主次和疏密关系。

由于立线浮雕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突破作画工具和材料的限制,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构图,画面通过手、眼的完美结合,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拼贴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

四、教学启示

(1)人的个性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的自我意识和思维品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创造个性,这是我长期以来追求和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在立线浮雕这一课中我没有让学生临摹或参考我的范画内容,否则就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极大扼杀。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非尔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指出:“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

(2)美,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在教学中,我会用美的一切去感染我的学生。在立线浮雕这一课,我给学生展示了大量美的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喜欢做某件事必须先让他对这件事感兴趣。美国学者贺拉斯曼说:“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要想硬塞的老师,不过是在捶打冰冷的铁。”这句名言鞭笞了灌输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学生能在手工制作过程中边思考、边制作、边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对于不自信的学生要及时肯定他们的长处并加以点拨,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和乐趣。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应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并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通过立线浮雕的创作课,学生不仅掌握了一项工艺技术,而且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只要教师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及时指导,学生就会大胆开展想象的翅膀,在心灵的空间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绿显深.罗丹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罗恩非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3.

[3]陈卫和.中国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9.

猜你喜欢

构图制作创意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纸品手工艺术创作技法浅析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