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7-05-09韩虎成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倍数因数语言表达

韩虎成

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往往会在语言表达上显得比较生活化,表现在课堂上,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简单的一幅图,他们可能会绕好大一圈才会说清图意;对于一些思考方法,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同样是“说”,有的学生说得准确、简练、条理清楚;有的学生却显得语无伦次,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都知道,“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几年来,我就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敢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宽松感、愉悦感。研究表明,在愉快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就能得到激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给予鼓励。比如:“你说得太好了,老师和你想得完全一样”“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回答得很正确,如果声音能再大一点就更棒了”“不要怕,大胆地说,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分享分享”“说得精彩极了!今天我要把最高荣誉奖送给你们,因为你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课堂上不仅老师给予学生评价,也可以启发学生评价教师:“老师这样想好吗?好在哪里?”“你觉得老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三、抓住一切契机,引导学生会说

1. 在看图过程中完整地说

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情境图,尤其是低年级的教材更是图文并茂。有很多题都是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学生只有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列式,从而准确计算。如:一年级上册“连加”和“连减”的教学,根据情境图让学生按照“原来……先……又”的句式,把一幅图的意思表达完整。学生可以这样说“原来电线杆上有5只燕子,先飞来了4只,又飞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或者“原来有9块西瓜,猪八戒先吃了2块,又吃了3块,还剩多少块?”

2. 在解决问题中有条理地说

中高年级要求学生有条理、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可以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题中的条件、问题,让学生口头叙述解题思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如从条件出发可以运用:“根据……和……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再根据……和……又可以求出……”从问题出发可以运用:“题中让我们求……,必须知道……和……两个条件,……条件是已知的,……条件是未知的,可以通过……和……知道”等等。

像上面这样及时提供词语,借助醒目的提示,恰当引导,让学生用必要的确切的词语表达,按一定的逻辑一定的规律表述,可使他们日积月累地学会有条理地说,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3. 在理解算理时要严密地说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计算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要看他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口述算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如:教学8+6时,不仅要让学生会算,还要让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出怎样算的过程。可叙述为:(1)8和2能组成10,我把6分成2和4,8先加2得10,10再加4等于14。(2)我从8开始,接着往下数6个数,9、10、11、12、13、14,所以8+6是14。(3)我把8看作10,10+6是16,因为多加了2,所以再用16-2=14。(4)我把8分成4和4,用4+6=10,10+4=14。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清楚看出学生计算时的思路。

4. 在操作过程中有序地说

日本心理学家杉原一昭强调:“数学教学实际是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而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教学时要借助直观操作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所学知识,使知识得以内化。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剪,怎样拼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完后,回答问题。

(1)割补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怎样?

(2)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3)长方形面积怎样计算?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通过连续完整的语言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得透彻,记得也牢。

5. 在概念叙述中准确地说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严密的学科,应把科学性放在首位。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往往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数”与“数学”,“倍”与“倍数”,“增加”与“增加到”,“数位”与“位数”,“除”与“除以”,“扩大”与“扩大到”等。数学语言一定要准确规范。如: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a是b的因数,反过来b就是a的倍数,因此,在描述因数或倍数时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要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准确地说,如“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而不是“2是因数,12是倍数”。

“说”是思维外化的形式,要想“说”好,就必须“想好”即必然要经过认真思考。可见,引导学生“说”的過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严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涟水金城外国语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倍数因数语言表达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