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兴趣的“四用”

2017-05-09郑菊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法导语课文

郑菊

语文教学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其中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对之缺乏足够的兴趣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语文课富有吸引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語文成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回顾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纵观身边学生的语文成绩,与其他学科相比,远远不够理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经过调查分析,学生普遍认为学语文枯燥、乏味,因而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古人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育心理学也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语文这门学科,是最令学生头痛而一定又要掌握的重点、基础学科,往往是教师、学生花费了很大气力却收效甚微,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偏科,把学习语文看成是一种负担。现在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和教法的改革,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更是当务之急。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呢?多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悟出了一些想法,笔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一、用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前提。记不清是哪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的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上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导语的设计,常在导语中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地入情入境,兴奋点立刻集中在教师的几句导语上,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草船借箭》,一上课,我环视了一下课堂后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草船借箭)(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题略)同学们读罢课题,我问:“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是重点词”,“借!”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又问:“大家想一想,围绕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许多同学纷纷把手举起来,我挑了几个同学站起来,他们的回答依次是:“我想知道是谁向谁借箭?“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借箭?”“我想知道是怎样借的?”,“我想知道到底借到了没有?”……在大家思考活跃的情景下,我接着说:“同学们善于动脑,提出的问题既合情又合理。谁向谁借,课文会告诉你们的;为什么借箭,是这个故事的起因,怎样借的,是这个故事的经过;最后到底借到没有,这是故事的结果。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仔细地品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你理想的答案来,待会儿向我汇报。”由此导入课文,我觉得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状态,激发了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激发兴趣

学生写作文,最忌千篇一律、呆板。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也会使学生乏味厌倦。教师只有不断改进和变换教学方法,常给学生以新鲜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师搞好课堂教学。如原来我遵循的教学原则是“大讲精神”,于是就“满堂灌”,唯恐学生听得少;后来倡导“启发式”教学,我就改为“满堂问”“满堂议”;再后来的语文教学是“以读为本”,于是不论什么类型的课文我都让学生默读、朗读、精读,真正做到了“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因为我奉行的信条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又建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我想我们的教法应该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放手让其自主学习,自主求知。自学质疑,变“教学”为“会学”“学会”,使之逐步走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面对千差万别、个性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始终充满创新意识,多种教法(如多媒体直观法、质疑问难法、设计法等一切你认为效果好的教法)并用,让每一节课都能新意迭出,使学生始终对语文充满着兴趣和向往,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三、用幽默、激励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幽默、激励性的教学语言,不但能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而且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的载体,说话的得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的高低。

四、用快乐的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学得疲倦时,作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班级高低、心理特征及教育规律创设适度的竞争氛围,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的方法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玩乐中得到知识。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一百多首古诗文,怎样才能让他们激发兴趣并熟记于心呢?不妨隔几星期搞一次“古诗文擂台赛”,将全班同学分成三轮,让第一轮的同学抢擂,二轮的同学攻擂,三轮的同学守擂。再如语文试卷中不时会出现一些名人名言的题,那么我们在平时就多开展一些“名人名言伴我行”活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积下了许多名言,到应用时就能顺手拈来,甚至有的小学生还能依葫芦画瓢,创作出自己的“名言佳句”呢!这就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很多,除以上四点外,像教师饱满热情的精神面貌;抑扬顿挫、富于变化的教学语言;恰到好处的疑颖问难;醒目、简洁的板书设计;针对性强,因人、因时、因材的施教方法等,若能够不失时机地加以运用,我们的语文教与学将不再是教师、学生的一种压力、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师生才会乐在其中,其乐无穷。教学成绩自然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彭阳县第二小学 宁夏】

猜你喜欢

教法导语课文
导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