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规则

2017-05-09金美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规则班级幼儿园

金美红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对不同个性的幼儿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现在我来谈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

一、和谐为基础

(一)教师之间应坦诚相待,加强沟通

班级内的教师应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在相处中必须做到“真诚”二字。主班教师在处理班级中的事情时要与配班教师多沟通。如对于班内某某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对某某小朋友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励他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主班老师应及时与配班老师沟通,交流意见,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对幼儿的教育和班级的管理。

(二)教师之间或教师和保育员之间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在幼儿园班级里教师一般配备二教一保,三个人负责班级里的一切事务,她们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在班级中的一份责任,既要分工明确,又要配合默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分工,大合作”。

(三)教师要遵守规则,促进管理

班里的两个教师如果一起制定了班级管理的规则,那两个教师就要按照规则来进行管理,否则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会养成。如小班幼儿在捏橡皮泥的活动结束后,一位教师在她主班的时候要求幼儿把橡皮泥盖子盖好放整齐,并仔细检查,而另一位教师没有把这一规则实施好,放任自由,这样幼儿肯定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规则为主题

(一)要管理好一個班级,爱应该作为前提

教师只有对幼儿有博大的爱心,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学习的环境。幼儿知识经验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能力缺乏,他们不仅需要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细心照料,而且更加渴望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都要求自己尽快地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熟悉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就餐习惯等等,同时用真诚的爱心,恰当地运用表情、动作、语言去感染孩子。

(二)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培养良好的习惯

1.师生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

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我们在制定班级活动常规时,经常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制定活动的规则。如大班幼儿已经有自我管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们想到了“组长”这个职务,组长的职责是把组上的放点心和水果的盆子与积木筐拿好或放好,我们给他戴上一个“组长”的胸卡,可有的幼儿总在活动的时候咬胸卡,于是我们就不给组长戴胸卡,而在组长的座位上贴上一个贴花纸,一个星期结束后让组长把贴花纸带回家,在开学初开始从一组幼儿里面指定一位幼儿为组长,每星期一按顺时针方向轮换;这下幼儿当组长的积极性可高了,原来不想当组长的幼儿,他们的态度也改变了。

2.发挥评价功能,调整已有规则

孩子是在老师和同伴的评价中成长的,他们非常在意这种评价。在评价中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一次快放学时,我给孩子们发小红花。当我问琪琪小朋友能不能得到时,小朋友们异口同声说“不能!”我问:“为什么他不能得到小红花?”明明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他今天洗手时把水溅到我的身上。”妮妮说:“他在厕所里打人。”孩子们对琪琪的表现非常不满。于是,我马上抓住这个契机,问孩子:“那你们说说怎么做才能得到小红花?”孩子们纷纷说开了:“要和小朋友团结友爱!”“不能随便玩水。”由此可见,在常规培养时我们如果发挥好评价的教育功能,就能促进规则的调整和完善。

3.运用文学作品,养成良好习惯

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和表演性,让幼儿学习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的文学作品,也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们通过学习故事《千人糕》,让幼儿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及食物等是需要很多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同时教育幼儿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如不浪费粮食,不挑食等。故事中的内容“我们一定要让邻居来尝尝”,也能教育幼儿同伴间要和睦相处。这样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就能让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4.规划教学空间,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

教师应该依据幼儿的兴趣,运用整体规划原则将活动室布置为多个活动区,如语言区、角色区、美工区、音乐区等。提供的学具、材料应有挑战性,并随课程内容定期更换,如我们在美工区提供了充足的蔺草(我园的特色课程)、饮料瓶、双面胶等,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蔺草装饰饮料瓶或用蔺草编辫子,这样幼儿会对操作材料很感兴趣,幼儿也就不会在活动室无事可做,大吵大闹。

5.运用修辞手法,促进常规管理

在建立生活常规的教育中,有时运用一定的夸张、比喻的语言是非常有利的,是促进常规管理的有效途径。如:吃饭这一环节,吃饭慢和不咀嚼吞咽的现象是小班幼儿的通病。针对这一现象,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方面采用夸张的语言引导方法,使幼儿在进餐习惯上学会大口地吃饭。有时孩子在吃饭时咀嚼较慢,不肯吞咽,于是,我就会夸张地说:“我来找找谁是大老虎的嘴巴”,一边说一边装着找大老虎的样子。在找的过程中,还不停地说:“我要做个大老虎,啊呜一口吃下去。”其实,这也是在提醒幼儿要不断地咀嚼。

三、家教为辅助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有些活动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如“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看看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如果孩子有不良习惯,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这样孩子更容易改掉一些不良习惯。

总之,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和管理者在新《纲要》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让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 苏州市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规则班级幼儿园
班级“四小怪”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爱“上”幼儿园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