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被学”到“让学”的转变

2017-05-09钱丽娜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字语文课堂学习者

钱丽娜

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其中就表明了个体应该重视知识学习的方法获取,而非轻松地接受“拿来主义”。那么,这个学习方法的获取也就是“授之以渔”,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呢?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徐根荣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课堂不是缺少教师的‘教,而是缺少学生的‘学。”谁能改变教学的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谁就能取得有效教学的主动权。从“被学”到“让学”的转變就是在实现“授之以渔”。

一、“被学”与“让学”

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主导的“一言堂”,这样对于学习者来说经历的都是“被动式”学习。学生是容器,等待教师的倾注。这样的学习效率不得不令人担忧。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就是无奈,是应付,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相对于“被动式”学习,我们更应该积极改变教育者,改善教育环境,创造合适的教学过程,让我们的学习者能够从“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让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就是以教材为例,从教材中提取易于学生理解、相对容易内化的学习方法,这时当我们的学生遇到了同样类型的例题与练习时,那么处理起来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二、为何要从“被学”转变成“让学”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地进行学习。

教师滔滔不绝地说,喋喋不休地讲的教学方式已不适用,原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时间减少,一些原本思维敏捷的学生也因这样的教学方式变得迟钝,而那些原本就不爱思考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学生的思维堵塞,使得课堂越来越死气沉沉,有些教师不免对课堂有所抱怨。时代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使“让学”成为现代语文课堂中的一个自然选择。在以教材为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强化学习者对于课本语言文字的个人的理解、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运用,让他们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中,体验到语文生活教育带给他们的“小清新”般的教学体验。“让学”这种教学方式必将让课堂愈加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必将越来越灵活。

三、怎样实现从“被学”到“让学”的转变

1.教师为先导,诱惑学生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中有一篇课文,题目为《青蛙看海》,在《青蛙看海》这篇文中,可从教授学生同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和放手让孩子在学习和生字两个层面中化“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

教授学生同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实现“被学”到“让学”的转变。《青蛙看海》是一篇事情类的文章,针对这类文章可让学生寻找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的学习者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对于今后面对同样的例题与练习时,学习就变得轻松多了,原本教师灌入式的“被学”状态就能实现向“让学”状态的转变。

放手让孩子学习生字,实现“被学”到“让学”的转变。传统的生字教学方式是由教师一笔一画地教授,而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这样的教学已然不适用,所以在教学《青蛙看海》生字中的“登”“善”时,我采用让学生分析字形、学生指出书写时的注意点的方法,学生教学生的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听课效率与课堂的专注力,随后再由教师补充。在这堂课上,我留了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书写《硬笔习字册》,学生在书写时,我在学生中巡视,我们需要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练字放置在讲台的投影上,进行必要的教学展示,主动邀请其他学习者来参与练字的点评,让孩子充分发挥主体地位。

要实现“被学”到“让学”的转变,我们教授者应该采取主动“让位”的教学方法,把属于孩子们学习的时间、空间交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主动式学习的自我要求下,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美好体验

2.生生合作,理解文本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这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如四年级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断:

我们一起来读读“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学生齐读)

“四季常青”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四季包括春、夏、秋、冬,“四季常青”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读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四季常青”是我们樟树的生长特点,那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还要加上这句“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他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不是重复啰唆了吗?(教授者应该主动出示早已准备好得两组对比句子:①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②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1)指名读。(2)自学要求:思考不是重复啰唆的理由;在文中圈画出。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让学”还未到完全放手的时候,我们教授者不应该急于求得学生的正解,应该让我们的学习者在充分思考问题之后,再进行课堂的互动交流。如遇观点不同,教师可不必自己一一细细阐述,可以适当地拓展空间,让学习者在互动和积极主动的探讨当中,建构属于自己的思考方法,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探讨中学习,让学生体验“让学”。

3.逐步放手,独立自主

“让学”的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积累方法,日子长了,方法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才能,这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的益处。

纤夫在江边用绳子拉动逆流而行却又没有任何动力的船,日行千里这个美好的理想可能在你费尽全身之力也无法达到;能够让牲畜自由安心地吃食物,可能只有放牧人才能找到的那片水草丰盈之地。正如郭思乐在《教育激扬生命》中写道:“相对于学生,教师同样应是一个‘牧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强化建构学生自主高效的课堂学习过程。在新课改的指导之下,教师在现在课堂教学中是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我们应该重视“双主”课堂的教学变革。我们教授者应该做到教学有思,思中求变,变则通达,才能让自己做学生生命中的“放牧者”。所以从“被学”到“让学”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要求。

【作者单位:昆山市周市镇永平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生字语文课堂学习者
读儿歌识生字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