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17-05-09陈永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生教材

陈永莲

一、前言

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当前困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三点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希望对行业内专家和学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實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怎样学习,因此,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是一项摆在所有教育从业者面前的热点课题,值得深入思考。

二、当前困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与教材之前的切合度不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是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学科特点,另一方面,是由于数学教师对课程的引导和植入更需要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教材各个篇章之间、知识点之间、练习题编撰者与例题编撰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承接关系理解把握得相对较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在研究教材内容的时候,脱离了情景的预设,也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

(二)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较大滞后性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理解、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各个年级段之间的差异性也较为明显,因此,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的放矢地使用,不能简单地照搬别人的教学经验,也不能简单复制别处的成功教学方式,而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还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系统教学方法,对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缺少研究和推敲,过度地依赖外部所谓的先进教学方法,有时候并不能满足当地实际的诉求。

(三)忽视了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课堂教学氛围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更为重要。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好是知识的主动接受者身份,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如果把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再附加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来,容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就目前而言,很多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还远远没有引入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式教学方式也极少应用,所以,更谈不上发挥小学生自身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策略

(一)从教材入手,提升教师把控知识体系的能力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与学,相对来说,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足够深刻地理解教材编撰者的真实意图,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最优路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控整个知识体系。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中注意举一反三,透过现象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比如说,单位“1”是贯穿分数、百分数这部分教材始终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分数部分教学一开始就要紧紧地抓住它,通过种种形式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单位“1”的意义;二是教材各个单元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应当从逻辑上、节点上、认知度等方面加强自我修炼,保证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是教师应当对教材难度有着自由的控制度,一方面,既不能让难点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也不能让教学目标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二)以改进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实现工具革新

小学生的认识和接受能力是受到年龄直接限制的,而数学学科又相对远离生活,因此,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知识点的现实应用,传导的方式很多,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进行。结合工作经验,这里提出几点实用性的建议:一是激发小学生的动手欲望,让课堂教学“动起来”。通过运用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工具,辅助必要的教学道具,让小学生可以透过显而易见的材料快速进入学习探究的兴奋状态中来,可以采用个体方式,也可以采用分组方式,让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真实乐趣;二是可以预设课堂的延展部分,让一些学习任务在课前通过实验的方式完成,也可以把一些课堂铺设出来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进行,但前提是必须有教师引导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分配好实验步骤,做好最后的总结提炼;三是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传统的角色定位,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时,教师就要充分创设时间、空间环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比值的规律,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在学生充分地直观操作、研究交流,揭示圆周率的意义时,教师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意好内外环境营设,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的营造不仅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学改革发展执行和创新的重要体现,活泼、自由、有序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一是在内部环境的构思和布局上下功夫,不同的年龄段学生喜欢的学习环境要素是有区别的,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的调整;二是在小学数学课程设计上花心思,营造不同主题特色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地融入其中,定义好自己扮演的角色,自动地向教学目标靠拢;三是适当借助外力,共同营造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某些课程设计的章节中,引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等,鼓励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去研究问题,从而突破性地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大提升。

【作者单位:柳河县驼腰岭镇学校 吉林 】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生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