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低年级小学生学会审题

2017-05-09陈兆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读题审题题目

陈兆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成为学习型的人才,而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所以,审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一切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

我们老师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对孩子读题目进行训练,毕竟习惯是养成的,特别是小学生解题前认真读题的习惯更是要好好地培养与训练。

本人一直多年来从事于数学教学,在这些年的数学第一线教学中,始终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读题审题上的常常不重视而造成较容易的题目也动不动做错,甚至去胡乱地做。因此,从低年级的学生抓起,从小培养良好的审题能力,使得长期训练后能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我们教师就要根据低年级的学生认知和思维方面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平时的诸如课堂以及课外的训练引导,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

我们通过审题训练,不但可以养成小孩子认真严谨的习惯,也可以引导他们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训练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低年级小学生,字认得不是很多,题目里的数量关系理解得不能透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是处于记忆,模仿,甚至瞎猜的层面,我们若能够充分地抓住解题之前的阅读题目这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一、解答题目之前的认真读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解题准确率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注定他们容易粗心,他们在做数学题目时,很容易地出现看错计算符号、抄错数字、搞错前后顺序方面等等“低级”的错误,而家长与老师们的普遍说法是“都会做就是太粗心”。其实学生的粗心仅是表面现象,实际是他们的学习习惯不良,他们没有认真阅读的习惯或是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包括题目抄错、题目看不全等等都是属于这方面的现象。说白了,其实他们犯此方面错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题之前没有认真地去阅读题目。

二、认真地去读题目的要求非常有利于小孩子找到解题思路

平时做题目的时候也罢,考试的时候也罢,有些题目并没有难度,可却往往让一些小学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产生,其实这很多都是没有认真读题造成的。多读三五遍题目的意思,仔细地体会题目中已知的与未知的,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题意,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我们老师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对孩子读题目进行训练,毕竟习惯是养成的,特别是小学生解题前认真读题的习惯更是要好好地培养与训练。指导的一开始要不放过题目的每一个字句,在关键的词句处,圈、点、画线来突出,以加深理解。题目的要求有哪些?给了哪些条件?条件之间有联系吗?我们学过这些知识吗?等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审阅与思考,很有利于做对题目。相反,如果阅读题目时,模模糊糊地连字带读、大而划之地一片,非常容易出现错误。

我们觉得应该在不同类型的题目上突出不同的阅题重点,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分类指导。

(一)计算题目的审题

平常的教学中,学生做错计算题太多,不是不会,而是错在步骤、错在符号、抄错原有的数字等等,各种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计算上的审题关键在于审运算顺序,也就是要看清题目里的运算符号,确定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也就是重点让学生看清题目的计算要求是什么,有哪些方面的计算,应该分多少个步骤,让学生先思考好题目要求后再计算,这样势必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错误。要防止受一些特殊数据的干扰,造成计算上的错误。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21页第11题中的几道计算题,作为大题号本身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旨在学生自己审题。如25×6.8×0.04这一题,若不审题,拿着就算,计算量较大,容易算错,而通过运用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则使得计算变得简单而且不容易算错。

(二)概念性题目的审题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有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方程方面的概念、统计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等知识内容。概念方面的题目往往抽象,更容易混淆与出错。我们应该要求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特别是模棱两可的地方更要增加阅读的次数,语文中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数学的阅读审题也不会例外。为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读全题的良好习惯,才能使问题有解答正确的机会。不能让学生形成一见到题目中有“一共”的字眼就认为要有加法在里面,一见到题目中有“比多”“比少”的字眼就认为要有减法在里面。

(三)实践应用题目的审题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实践应用问题方面,需要小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思考的能力,而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解决这方面的题目前读题就显得十分重要。面對题目的第一反应就应该是读一遍,不懂,再读第二遍,想一下懂了没有?能解决了吗?然后再读第三遍、第四遍,直到明白要求为止。这些过程重点是能读懂题目讲的要求是什么,知道了什么条件,哪些个词语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等等。这样下来,基本上会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解题思路。

例如:两个班级做手工,三1班做了55只小红花,比三2班多做了24朵,两个班级一共做了多少朵小红花?

这样定有少部分学生列式:55+24,分析其错误当然是学生只注意了题目中的“三1班做了55只小红花, 三2班做了24朵”,而忽略了“比”“多”等关键性词语的意义和作用。

三、结语

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中,认真读题、注重审题训练是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作者单位: 盱眙县天泉湖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读题审题题目
心爱的读题猫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追根求源